■记者 金晓锋 实习生 陈丹丹/文 通讯员 王志/图
“以前在这条路上经过,从外滩到解放路要开车10来分钟,现在只用10几秒了。”家住市区解放路的居民李大康告诉记者,这一改变源于自己家门口这条路的改造,现在由破损的水泥小道变成了平整的柏油大路。据了解,这条路就是邮电南路,是我市重点民生建设工程项目之一。
“工程于今年4月份正式开工,10月底路面建成通车,比计划工期提前2个月,大大方便了市民出行。现工程正处于最后的人行道铺设阶段,预计本月全部完工。”据市玉海文化游览区与邮电南路建设工程指挥部指挥助理傅钢锋介绍,邮电路是我市旧城区贯穿南北向的一条城市主干道,多年来贯通邮电路是广大市民的迫切要求。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邮电南路提前两个月建成通车,对于完善老城区交通网络、加速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工程简介:
邮电路改造工程南起滨江大道,北至万松西路,全长880米,因工程涉及面广、拆迁户数多,市政府决定以解放路为界,将其分为南、北两段实施。先期实施改造的邮电南路改建工程南起滨江大道,北至解放中路,全长402米,拆迁面积47343平方米,涉及拆迁户619户,企业11家。邮电南路拆迁工作已基本完成,改建后的邮电南路道路长402米,宽32米,双向4车道。
■■■
步行只需三四分钟
李大康的家位于市区解放路八角桥,邮电南路刚好就在家门前,几个月来,施工队都在修建他家门口的道路,一台台压路机施工时发出轰隆隆的声音,让他听起来就像美妙的音乐声,说起这些“扰民”的大家伙,李大康却满脸笑容。“正是有机器的轰隆声,路才能修得好,交通方便了,我们出行就方便了。”李大康告诉记者,没修之前,这条路是一条破损的水泥小路,七拐八弯的,路面只有四五米宽,两边都是破旧的低矮屋,每次车辆经过都要阻塞。
“我每天早上都会到外滩锻炼,然后去买菜,每次经过这条路都堵车,人也挤不过去,下雨天更是踩了一身的泥。没办法,只能绕道多走10分钟的路程。现在好了,路面工程完成了,站在这个路口就可以直接看到另一个路口,走路也只用三四分钟就到,开车10秒,畅通无阻,很方便,真是造福为民呀。”李大康兴奋地说。
惠及城区数万余人
■■■
“该路建成后,与老城区的交通主动脉虹桥路平行形成一条外环线,可大大缓解了市区南北走向交通压力,对于完善老城区交通网络、加速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数万名市民将从中受益。”傅钢锋说。
据了解,之前,城区南北走向的双向通道仅有虹桥路一条,其次用于分流的如三圣门路、泥城路等次干道和支路道路过于狭窄,部分道路负荷过重,不能很好发挥辅助作用。加之我市属于典型的混合交通,致使高峰时主干道交通通行不畅,拥挤不堪,主要道路常处于超饱和状态。改造邮电南路,与邮电北路连接,在旧城区形成虹桥路和邮电路两条双向通行的交通“大动脉”,是缓解旧城区交通压力的主要途径,更是老百姓强烈的呼声。
对于这条道路建成的意义,傅钢锋作了一个形象比喻。他说,如果按照老城区南北走向每日人流量达到10万人次计算,那么这条路的建成起码可分流一半人次,可大大提高行人特别是附近居民的出行速度,所以说这是一条惠民的道路。
■■■
时时营造良好氛围
“邮电南路能够提前两个月完工,离不开市玉海文化游览区与邮电路建设工程指挥部全体工作人员的全力攻坚。”说起邮电南路的提前通车,傅钢锋自豪地说。
据了解,一直以来,指挥部都十分重视基础配套设施的工程建设,坚持把道路工程作为科学发展的保障工程、和谐发展的民生工程、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制订工作方案,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着力抓好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三方面工作。
明确职责,齐抓共管。按照“各方参与、各负其责”的思路,对工程施工方、监理方提出了明确要求,督促其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订详细的可操作的工作措施,切实将任务要求进行分解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
加大投入,强化保障。优先安排工程建设资金,切实强化经费保障,绝不因为钱的问题影响工作开展。监督工程施工都根据实际需要,投入工作经费。
招招把好质量关
■■■
“工程的生命在于质量,质量的优劣在于管理。指挥部突出抓好施工方质量监控措施的落实,督促施工方完善质量控制措施,健全考核奖惩制度,把质量管理作为重中之重工作来抓,坚持把好人员关、材料关、工艺关、检验关和信息管理关。”谈到质量把关方面,傅钢锋这样说。
据了解,在质量把关中,指挥部认真抓好监理单位的监管。要求监理单位根据工程特点选聘与工程建设相适应的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人员,组成项目监理机构,派驻施工现场,执行监理任务。加大对监理单位的监管力度,督促其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落实好建材抽检、施工现场24小时旁站等制度。同时,切实加强指挥部的监管。为了进一步加强监管工作,指挥部在抓好旁站监督、突击检查等监管措施的同时,工程科落实专人每天至少二次到工地巡查,实现了对工程施工特别是隐蔽部位施工的全程监管。由于上述措施的落实,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绷紧“安全生产弦”
■■■
傅钢锋说,在施工中,指挥部强化“隐患就是事故、侥幸必然不幸”的理念,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完善安全生产监管机制,狠抓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工程施工方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要求施工方法定代表人切实履行好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施工方根据要求,成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制订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和管理办法,逐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将责任落实到人。指挥部作为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管主体,明确职责分工,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做到尽职尽责。
监督检查落实到位。指挥部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认真检查各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绝不搞形式走过场,促使施工方严格落实自检制度,重点检查施工设备设施的安全状况、消防设施配置情况、特种作业的操作管理、防护措施落实情况。
宣传教育落实到位。深化安全生产宣传,积极推进安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重点是引导施工方加强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操作技能,各工种工人通过相应的安全技术考核方能上岗;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广大员工掌握安全防范、自我保护等安全生产基本知识,进一步提高大家的安全生产意识,实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转变。通过狠抓各项措施落实,工程开工以来没有发生安全事故。
■■■
提前协调促进度
由于该工程涉及到电信、移动、网通、联通、广电、给水、排水、排污、煤气、电力等诸多部门,指挥部提前做好各方的协调工作,明确各单位的施工时间,避免各交叉工程的施工延迟,而影响主体工程进度。
科学安排施工计划。早计划早部署,开工前,施工单位上报工程总进度计划,月进度计划,指挥部会同监理、施工单位,认真研究、讨论,把进度计划进行细化,按周安排进度计划。
定期召开工程例会。指挥部每月组织召开工程监理例会,听取施工单位施工进度汇报,制定下步工作计划并讨论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施工单位每周召开生产会议,如果本周计划未完成,下周马上加大人员、材料、机械设备投入力度及时赶上。积极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的精神。为早日完成施工任务,方便市民出入,指挥部工作人员和施工人员起早摸黑,放弃双休日、节假日,晚上都在加班加点,有时还进行通宵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