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中,存在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规律,因此祖国医学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冬藏精”和“秋冬养阴”的理论。
有研究表明:70%现代人有种种失调,包括内分泌、免疫、植物神经系统、精神心理、代谢、消化、睡眠……出现亚健康状态的本质体现就是失调。而冬天是最好的人体调理季节。药膳可以通过饮食对人体起到保健作用,但食用药膳不应盲目,应以平补淡渗为主。
药膳不是食物与中药的简单相加,而是在中医辨证配膳理论指导下,由药物、食物和调料三者精制而成。药膳主要有两种做法,一是将食物经过一定的调制烹饪,充分发挥其医疗作用;二是配入适当的药物,通过技术处理赋之食物的形式。
冬季保健因人而异,不同人群进补重点有所不同。白领长期超负荷脑力劳动,这种脑力透支妨碍了大脑细胞对氧和营养的及时补充,使内分泌功能紊乱,身体机能失调,导致脑疲劳。中医认为,用脑过度,劳神太甚,最易耗伤精血。因此,白领办公族为保持旺盛的精力,远离亚健康状态,应该在积极调整的同时,多加些补养精血之品,如灵芝、人工栽培的虫草等,但不宜乱用阿胶、雪蛤之类血肉有情之品。否则,机能失调更为严重。
更年期女性在注重一般调整的同时,应注重补肾,并根据阴阳的偏胜偏衰加减配方。为保持健康,女性尤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冬季调整,在一般调整方法基础上,可多考虑加些补气类的中药或多加些“多糖”类的活性成分。
中老年阶段,在一般调整基础上,还需重点考虑帮助延缓衰老,兼顾老年人常有的骨质疏松、失眠、血压不稳、血循环有障碍、脑血供不足等进行“调补”。患有各种慢性病的中老年人,冬令调整最理想的是“清补”加“调整”。身体患各种慢性病、创伤,耗伤气血,身体虚弱、失调,需进行合理的调补。由于各种慢性病本身会造成新的失调,故常常需要补中加清,清补加调整,才是冬令养生保健的正道。
同时,食用药膳要充分考虑自己当前的体质状况及季节,要因人而异、因时制宜,不应盲目进补。如有内热者就不能随意进补;胆固醇高者不能进食油腻的药膳;糖尿病患者不能选择含糖多的药膳,如八宝饭等。选择药膳的人的年龄也不宜太小。
(芳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