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网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五创一建”活动如火如荼展开 网友说,我们共同期盼
打造宜居瑞安

  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市,不断深化文明瑞安建设,2015年创成省文明市,2017年进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先进市行列。半年多来,我市如火如荼地开展“五创一建”活动,在城市管理、绿化建设、环境卫生、生态环境、群众文化、民生等领域都有了明显成效。昨日,本报第13版刊登了《创建为民 创建惠民 创建靠民  我市稳步推进“五创一建”活动》一文后,引起本报网友关注。网友们认为,将瑞安打造成宜居城市,是大家共同的期盼,关键是如何打造,市民是城市的主体,创建成果“惠民”,创建过程必须“靠民”。

  网友“约定”:人们常将绿地比作城市的“肺”,将湿地比作城市的“肾”,把山比作城市的“脊梁”,可以看出,绿化非常重要。我们瑞安除了多山多水,这两年在城市绿化方面也做得越来越好,走在罗阳大道、瑞祥大道、万松东路,银杏、香樟、杜英将道路装点得犹如绿色长廊,让瑞安更加迷人。

  网友“行为艺术”:不但要大面积地植树造林,还要见缝插绿。比如推行屋顶绿化,在街头巷尾、建筑物墙脚、河岸边多设置花坛,大小不拘,哪怕种的是小草小花,也会给一座城市增添迷人的魅力。

  网友“映日荷花”:对,还要强化市民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景观意识,积极推行绿色生活承诺制,使爱护生态、保护环境蔚然成风。

  网友“怪侠”:打造一座宜居宜创业的城市,市政公共设施、便民设施不可少,建议这方面应更好地完善。不然,再富丽堂皇的建筑可能也抵不过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便捷在百姓心目中的分量。

  网友“稻草人”:放眼浙江,在县级市中,瑞安是相当繁华的城市,从繁华中看细节,从细节中看文明,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市民,要多在细节上下工夫。简单地说,要有长远规划,市民要提高素质,从自身做起,从细微处的文明做起,这样才能共同提高一个城市的整体内涵。

  网友“生鱼片”:宜居城市应该是文化丰富厚重的城市,瑞安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日前又获得“中国曲艺之乡”文化金名片,可喜可贺。还要多挖掘本地人文景观,提高传播度、知名度,让本地人、外地人更多、更深地了解瑞安。

  网友“同心集”:我所在的小区环境不错,但我入住5年只认识几户邻居。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建议社区、小区多开展一些活动,比如端午节组织居民包粽子、元宵节猜灯谜,多走访空巢老人、生活困难群众,让邻里之间多沟通,更和谐。

  网友“深海”:“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这句话说得好。创建目标的实现绝非一蹴而就,而是靠一天天、一点一滴的努力积累而成。即使创建目标如期实现,也不意味着创建活动就此止步,而应该以此为新的契机,更上一层楼。

  (欧苗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云江涌动建设潮·速度
   第03版:云江涌动建设潮·期盼
   第04版:云江涌动建设潮·幸福
   第05版:经济
   第06版:新居民
   第07版:专版
   第08版:服务
   第09版:天下
   第10版:广告
   第11版:网事
   第12版:专版
   第13版:专版
   第14版:宜居
   第15版:广告
   第16版:家周刊
打造宜居瑞安
怀疑是陌生人来“蹭酒”
出趟门隔5分钟一通电话
“马大哈”吓出一身冷汗
窗 外
上期本报数字报文章阅读率排行榜
瑞安日报 网事 11 打造宜居瑞安 2011-12-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