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屋、圣诞老人、挂满彩色装饰的圣诞树……日前,有“圣诞礼品之乡”之称的溪坦村举办了圣诞工艺礼品文化节,吸引了众多市民和外地客商。昨日,本报第3版刊发了《小山村举办圣诞工艺礼品文化节 国内外采购商慕名而来 “明年国内销售会迎新春天”》一文,引起不少本报网友和市民的热议。一些网友表示,一个小山村能举办如此盛大的圣诞礼品文化节实属不易;有网友建议,既然圣诞礼品文化节举办得如此成功,何不趁此机会打开溪坦村的名号,常年将村子布置成“圣诞村”,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既能使溪坦村生产的圣诞工艺礼品打开销路,又能吸引众多游客。
网友“漆膜小猪”:“圣诞村”的名号耳熟能详,不过只知道这个村生产的工艺礼品都是出口的,还真没近距离接触过。这两年,国内的圣诞节市场红红火火,特别是年轻人,很喜欢这个洋节日。相信打开内销市场后,内外相结合,会给村民带来更多的财富。
网友“枫林里的烨子”:我有亲戚是做礼品生意的,每年圣诞节临近,都会将店铺内的礼品更换成圣诞礼品。我问他,这些圣诞礼品是来自溪坦村吗?他说是去义乌进的货,溪坦村的圣诞礼品只针对外销,没有国内采购。现在好了,一旦开拓了内销市场,可以直接去溪坦村进货,省去了不少人力物力,方便很多。
网友“流花雾水”:外婆家在湖岭,以前读书时每年暑期我都会去湖岭住上一段时间。记得隔壁的一些阿婆、阿姨们都会在家加工小工艺品,说是从溪坦村拿过来加工的,补贴家用,几个月加工下来,买菜钱就不成问题了。那时候,我根本没想到溪坦就在湖岭山区。一个小山村以生产制作西式工艺品为生,而且把圣诞礼品的加工辐射到了周边村,解决了不少闲置劳动力,实属不易。
网友“贴滨吾”:上周六我也参加了溪坦村的工艺礼品文化节,阵容很强大,每家每户都被布置得很有圣诞特色,走在街道上,真的如置身“圣诞村”一样。建议当地村民趁此机会打开溪坦村的名号,利用自身已有的条件,将村子常年布置成“圣诞村”,对外开放,成为一个旅游景点,让海内外游客可以前来参观游玩。相信很多游客会对偏远山区的“圣诞村”感兴趣。
网友“一口白牙”:“圣诞村”的布置很具有特色,“圣诞村”志愿者服务站的小吃也很具有地方特色。不过,我估计,出了温州地区,恐怕很少有人知道溪坦村。应该趁此机会扩大知名度,相关部门应该帮助溪坦村,将其开发为一个新的旅游景点,随着游客的增多,会有越来越多人知道“圣诞村”,相信也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客商,旅游经济与礼品经济共同发展,溪坦村的明天肯定更美好,也能带动我市旅游业发展。(项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