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设文化瑞安 打造文明之城
——五论认真学习贯彻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融合发展,努力把瑞安建设成为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人才辈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强市。”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今后五年建设文化瑞安的美好蓝图。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全体市民的精神家园。建设文化瑞安,打造文明之城,是“打造品质之城、建设幸福瑞安”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建设文化瑞安,打造文明之城,必须坚持先进文化引领。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首要任务,提炼瑞安城市精神,培育诚信务实、开放包容、创业创新的现代文化意识,激发全社会热爱瑞安、建设瑞安的热情。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志愿活动,重视加强社会诚信建设,不断提升市民科学素质、文明素质。

  建设文化瑞安,打造文明之城,必须推进文化事业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动摇,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优质发展。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医疗卫生投入,优化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要大力推进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推进文化下乡、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图书馆等惠民工程,加快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加强瑞安文化研究,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要大力发展体育事业,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不断增强群众健康水平。要坚持不懈地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升人口素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建设文化瑞安,打造文明之城,必须提升文化产业实力。要优化文化产业布局,提升文化产业层次,培育、建设一批重点产业、重点项目。要推动文化科技创新,促进文化和旅游、金融、信息、物流等产业深度融合,构建创意引领、科技支撑的文化产业创新体系。要努力壮大文化产业主体,培育引进一批实力雄厚的文化龙头企业。要加强文化市场建设,扩大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建设文化瑞安,打造文明之城,必须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要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加大文化建设投入力度。要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形成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坚持正确的创作方向,激发文化创作活力,推出更多精品力作。要广泛开展文化合作交流,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提升瑞安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要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文化发展的支撑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综合
   第05版:综合
   第06版:关注
   第07版:关注
   第08版:天下
   第09版:民生
   第10版:热线
   第11版:网事
   第12版:休闲
   第13版:娱乐
   第14版:专版
   第15版:广告
   第16版:广告
打造品质之城 建设幸福瑞安
向现代化大城市宏伟目标奋力迈进
建设文化瑞安 打造文明之城
马屿“非遗”迎新年
瑞安日报 要闻 01 建设文化瑞安 打造文明之城 ■本报评论员 2011-12-3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