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严小章)“本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幸福瑞安’,表明了市委将更加关注民生,更加重视民情,更加顺应民意,也为滨海新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近日,滨海新区党委书记林政洪接受采访时说,未来将围绕打造“滨江滨海特色区、创新创业先行区、生态宜居示范区”总体目标,进一步明确规划布局,推进围垦开发和项目建设,努力把滨海新城区建设成产业高端集聚、功能配套完善、环境生态友好的宜居生态型城市新区。
“幸福是每个人心里愿望的外在表达,有大有小,小到家庭的和美、企业的和顺,大到城市的和谐,而本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幸福瑞安’,就是将瑞安全市看成一个大家庭来建设,这也是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内应党心、外合民意。”林政洪说。
“我们的发展优势在于滨海新区将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的高地、建设的热土、拓展的新区。”林政洪说,之所以是战略高地,因为于全市而言,滨海新区的面积、人口和经济都举足轻重,其中建成区面积占全市的30%,辖区内规模以上企业数占全市规上企业总数的51%,预计今年辖区内4个街道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1.5亿元、工业总产值395亿元,分别占全市总量的1/4和1/3。“因此,无论是城市扩体还是提质,都不能忽视滨海新区,东扩更要建设滨海新区。这就决定了在战略决策上必须重视滨海新区。”林政洪说。
“今后五年,滨海新区将掀起大开发、大建设、大投入的热潮,这里将成为发展的乐土、建设的热土、投资的沃土。”林政洪说,今年,滨海新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亿元,占全市总量超过25%,而报告提出今后5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00亿元的目标,那么预计将有超过450亿元在滨海新区范围内投入。在拓展的新区方面,随着丁山二期、丁山三期、瓯飞滩工程瑞安段的逐步推进,将为新区发展提供更大的承载空间和要素保障。
“滨海新区作为我市重要的都市型功能区、未来城市建设的主战场,责任尤为重大。我们将紧紧围绕‘打造品质之城,建设幸福瑞安’目标,结合区位条件和产业特点,重点抓好规划、围垦、建设、开发、融资五大任务。”林政洪说。
林政洪介绍,滨海新区将大手笔规划,全力推进“一二三五”规划,即做好《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滨海分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一系列规划,努力把城市做精做美,提升建设档次和品质;将大面积围垦,未来5年,将完成丁山二期1.07万亩造地任务,推进丁山三期3.58万亩围垦工作,做好瓯飞滩工程瑞安段8.27万亩围涂开发,超常规拓展新空间、构建大平台,为“十二五”期间瑞安城市东扩提供土地支撑;将大力度建设,全力推进道路河流、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滨海新区展示馆、创业园、城市综合体、风情一条街等重大项目启动,加快建设万松东路、滨海大道、开发区大道、进港公路和瑞枫公路延伸线等重点道路建设。据悉,明年,滨海新区将新开工项目8个、续建项目7个、争取开工5个,完成投资近17亿元,力争20亿元,带动滨海全社会投资90亿元。
“资金要素是建设开发的第一保障,我们将大思路融资,全力盘活土地资源优势,创新项目融资思路。”林政洪说,今后50年,滨海新区将采取BT、BOT、PPP等模式,积极利用银行、国企、外资和民间资本,为推进开发建设提供坚强的资金保障。另外,滨海新区将大视野开发,坚持边围垦建设、边招商引资、边项目落地,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益产出,主动面向全国乃至全球招商选资,不断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争取大型公建项目和企业早日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