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为了履行好神圣的职责,政协委员们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认真调查研究,广泛征集意见、建议,以提案的方式向“两会”积极建言献策,反映社情民意。
扶持小微企业发展
关键词:小微企业
建议者:项友锡
背景:
当前,我市小微企业发展不容乐观。一、融资难。小微企业从银行等主流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渠道、额度极为有限,大大低于规模企业,许多企业得不到及时的资金支持;二、小微企业用工场地普遍缺乏,许多企业以租赁简易厂房的方式进行生产,使管理强度大大增加;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产品档次低、高新技术产品比重小,导致品牌经济的效应不足,市场认同度不高;四、小微企业的负担重,特别在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上涨的背景下,小微企业的利润空间大幅度压缩。因此,扶持我市小微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稳定社会基础,已经成为我市刻不容缓一个课题。
建议:
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我市小微企业进行专题调研,针对不同规模、行业特点、发展潜力,进行有效引导,同时建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创新型、就业型、高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创设面向优质小微企业的创业园区,帮助企业低成本进驻,改善发展环境,使之成为催化小微企业的孵化器,产生辐射效应,引导众多小微企业做大、做强;创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平台,加大融资支持,加强金融机构与企业在融资、担保等方面问题的沟通、联结,有效满足小微企业资金需求;建议政府面向小微企业,开展专项减负行动,将小微企业的各类税费负担减少到最低限度,帮助企业轻装上阵。
推进中西部地区生态经济发展
关键词:生态经济
建议者:朱宝存
背景:
我市生态经济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发展规划明显滞后。目前全市尚未编制生态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对生态经济发展的现有扶持政策,都分散在一些单项政策中。二是基础设施依然薄弱。中西部地区联接生产基地、休闲景区等服务于生态经济的路网建设比较滞后,水利设施年久失修,问题突出。三是产业经营方式粗放。中西部地区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科技投入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劳动力文化程度和技能素质较低,不少优质生态资源缺乏有效开发和宣传推介。四是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绩效考核指标中“生态”含量体现不够,东部和中西部镇(街)分类考核机制不够健全。五是生态补偿范围偏小、标准偏低。欠发达地区发展面临资金不足、融资困难、土地指标紧张、人才匮乏、市场信息滞后等瓶颈,要素制约突出。
建议:
以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为导向,科学谋划中西部地区生态经济发展规划。要坚持生态经营理念,高起点、一体化规划,集聚和差异化发展;以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加快提升中西部地区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做大生态农业、大生态休闲旅游业和低碳生态工业;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为平台,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集聚发展、深入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以完善政策举措为保障,增强中西部地区生态经济发展后劲。
扶持传统机械制造业
关键词:机械制造业 建议者:马越
背景:
我市机械制造业,大部分是具有传统优势的小企业,对促进瑞安经济增长,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增加就业、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以中小型企业居多的瑞安机械制造业面临的行业环境持续恶化:机械制造同质性太高,导致行业竞争日趋激烈;金融危机以来,劳动力成本上涨,企业的利润空间一再被打压;企业用地的瓶颈问题一直未能破解,一些具有潜力的机械企业大量外迁,使瑞安本地的制造业规模不断萎缩,部分传统机械制造业发展步履维艰。
建议:
引导企业科技创新。政府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建立机械制造发展专项基金用于我市重点机械制造产业的科技开发;指导各企业积极争取国家技改资金、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农业装备专项资金;实行优惠税收政策,建议实行向创新型机械制造企业倾斜的税收政策;积极鼓励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对外国际合作。
引导企业跳出同质性无序竞争的泥潭。制定鼓励企业自主创新进行技术改造的政策,鼓励企业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工艺,提高机械装备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同时对引进国外先进制造技术与关键设备继续实行免征进口税政策;建立和完善机械制造生产企业准入制度与退出制度,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并规范市场,避免无序竞争。
拓展融资渠道,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政府应引导和争取银行对我市机械制造企业中具有优势的重点骨干企业和经营效益好的中小企业进行金融支持,用于企业的技术改造。
解决工业用地难问题,提振制造业信心。小型机械制造业要加快转型升级,必须解决工业用地瓶颈。政府要大力宣扬瑞安工业用地制约突破的现状和前景,如目前丁山二、三期海涂围垦三大项目工程进展完成情况等。
加快旧小区改造 缓解停车难问题
关键词:停车难 建议者:陈丽华
背景:
随着越来越多的轿车进入普通家庭,我市居民私家车拥有量迅速增加,旧住宅小区的停车问题,成为困扰群众日常生活的一大难题。其主要原因有:旧小区由于建成年代早、规划不全面,停车位明显不足;旧小区管理混乱,车辆随意停放在通道上、绿化带中,或者堵在别人的车辆后面,造成旧小区内车辆拥堵不堪,居民出入不便,存在严重消防隐患。
建议:
一要建设生态停车场地。停车位改造可在露天采用透气、透水性好的铺装材料铺设地面,停车位上仍然可以生长部分小草,并间隔种植一定量的乔木等绿化植物,形成绿荫覆盖,将车位空间与绿化空间有机结合。二要改造纳入城建工作。政府要将旧小区改造解决停车难问题纳入城建工作内容。规划、交警、消防等有关部门将小区重新进行规划,也可由社居委或物业公司向有关部门提出改造方案,再由相关部门加以实施。改造实行“谁投资谁受益”原则。物业公司或社居委可对旧小区投资改造,完善公共设施,改造后实行定点定车有偿使用。投资方收取的停车费一部分可以作为投资回报,另一部分预留作为出资单位对停车场的管理费用或小区其他方面的建设费用。三要交警进旧小区提供服务。建立交管服务站,使交警能为群众提供“上门服务”。
推进农田水利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关键词:水利建设 建议者:九三学社瑞安市委员会
背景:
现代农业的发展,对农田水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市现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已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田水利对现代农业的支撑和保障能力明显不足: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足,没有建立起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农田水利设施和设备老化失修,难以抗御重大自然灾害,相对于现代农业的发展,现有农田水利工程的防洪标准、排涝模数、灌溉保证率等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运行管理和维护机制不健全,责任主体不明确,重建轻管和粗放管理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农田水利建设科技含量低,农业节水灌溉大部分仅停留在渠道防渗和水稻薄露灌溉两项,灌溉模式还基本是传统的沟渠、穴灌。
建议:
整合资源,落实规划。建立市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协调机制,统一协调农田水利建设项目。
拓宽渠道,加大投入。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相关农田水利建设扶助资金;市财政要加大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投入;落实好“一事一议”水利政策,正确引导农民群众积极筹资筹劳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创造条件,吸引民营资本投入,尽快出台民营资本投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相关优惠政策。
创新水利设施维护管理和使用机制。要加快构建新时期农田水利的建设体制和管理机制。积极推行并完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制订出台我市鼓励、培育、扶持用水合作组织的政策措施,促进用水协会等合作组织健康发展。
推广使用节水技术。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要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坚持把效益第一的原则贯穿到规划、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致力提高农田水利建设科技含量,大力推广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大力发展节水型设施农业。
(记者 黄丽云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