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传承提升,加快建设更有魅力的文化强市,这是打造品质之城,建设幸福瑞安的内在要求。代市长李无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未来5年,瑞安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化全国文化先进市创建,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切实把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区域竞争力。
【过去五年成就】
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建成投用,文化明珠工程实现镇街全覆盖,木活字印刷术入选联合国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瑞安鼓词、藤牌舞、蓝夹缬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获得“千年古县”、“中国曲艺之乡”等称号。
【战略举措要点】
实施先进思想文化引领计划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炼升华新时期瑞安人精神,加强公民素质教育,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镇街等创建活动,推进诚信文化、廉政文化、法制文化建设,形成务实进取、开放包容、文明和谐的社会新风尚。
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计划
整合传统文化资源,加大历史街区保护力度,修缮名人故居,建成玉海文化游览区,重建话桑楼,建设五云山革命纪念馆,加强木活字印刷术、蓝夹缬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有机延续城市文脉。
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提质计划
深化文化阵地、文化精品、文化惠民三大工程,建立政府对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购买补助机制,加快构建共享度高、受益面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体设施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瑞安文化园,突出抓好“五馆四中心”建设,实现镇街文化中心(站)全覆盖。加大文化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支持文艺精品创作,深入开展文艺下乡、农家书屋等“送文化”、“种文化”活动,努力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施文化产业发展提速计划
制订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规划建设文化创意园、文化产业大楼,培育引进一批文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动漫设计等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公益性、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健全文化事业投入保障机制,完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和动力。
【代表建言】
虞峰云:文化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建设有文化才有内涵,比如,湖岭现已形成以休闲高效农业、牛制品加工业、工艺品制造业和旅游产业为主要内容的产业体系,并基本形成以乡村文化、牛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华侨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文化体系。建议依托湖岭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入研究不同文化建设的不同内涵,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深入开展文明村、文明镇创建活动,在中心镇城乡统筹大建设大开发中浸透特色文化的内容,营造特色文化的氛围,为瑞安建设文化强市添砖加瓦。
温暖: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体,拥有庞大的受众,正日益成为一个新的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据报道,我国现有4.85亿网民。因此,建议政府要加强文化网络建设,建立健全与文化相关的电子网络资源库。如建立市一级的名师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避免资源浪费;建立瑞安自己的文化电子网络资源库,瑞安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名家、大家,发挥名家优势,要树立典型,向全国全方位展示瑞安悠久的历史文化;规范互联网发展,建立有序的网络阵地,加大正面宣传力度,用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
王志成:东源木活字印刷术列入联合国“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议建立活字印刷主题牌楼、东源中心文化村,并做好周边环境,给中外游客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设立非物质历史博物馆,展示木活字印刷术和我市其他非遗项目,如在馆里雕塑真人大小的蜡像及其作业场景;深入做好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文章,走文化产业化道路,如开发古书籍,使用木活字印刷术印刷具有收藏价值的高档文化礼品等。同时,政府还要加强重视,给予资金支持力度,可鼓励、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保护传承行列。
林学凑:政府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说明政府高度重视动漫等文化产业的发展。动漫是一个产业链比较长的产业,成功打造成动漫品牌后,它将带动巨大的延伸品市场,包括图书、文具、玩具等上下游产业。促进原创动漫产业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形式之一。建议政府更加重视动漫产业发展,打造自己的动漫产业,制作出优良的动漫产品。不过,由于动漫产业前期投入大,投资回报相对比较慢,加上我市动漫产业尚属于探索阶段,建议政府大力支持动漫产业发展,特别是为动漫企业提供资金、人才支撑,加强引进和培养本土动漫人才。
【委员献策】
李刃:目前,瑞安文化存在硬件不硬,软件不软的问题。建议加快推进博物馆等一批重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打造城市“15分钟文化圈”,让市民享受到便捷、就近的文化服务;加大对文化人才的创作扶持力度,支持文艺精品创作,多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打破部门框架,将高端人才集聚,优化文化产业人才发展环境;深化文化体质机制改革,推进公益性、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健全文化事业投入保障机制,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和动力。
叶伟东:重点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议政府对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向农村倾斜,向偏远地区倾斜,推动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过去“种文化”较少,“送文化”多,而现在更应该注重“种文化”,向群众要文化、让群众演文化。通过“种文化”活动,在农村广播文化的种子,悉心浇灌培育,使源于民间的文化深深地扎根民间、反哺民间,努力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华小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规划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我觉得根据我市目前实际和今后发展的趋势,文化创意产业园可有三种发展模式:在滨海新区里规划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定位在工业产品设计和产品研发,辅以知识产权、广告会展、咨询策划、人才培训等领域的高端文化服务品牌企业;在老城区的历史街区,以维修、改造老房子的方式,打造具有浓郁历史气息、丰富文化内涵、充足人流支撑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创意产业是文化资源加旅游休闲的综合体,应布局在我市的西部山区,如我市的木活字印刷与寨寮溪风景区、高则诚与南戏等,可结合农家乐等,做出一条文化旅游和非遗保护产业化发展的结合之路。
屠其林(列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不只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百姓的需求所在。建议设立瑞安文化节,利用文化节来传播瑞安传统文化,展示瑞安的新生文化;成立文化产业集团,打造瑞安文化品牌,更好地保护瑞安文化的根;建议将相关传承人纳入公务员的范畴,这样可以调动文化传承的积极性;对于文化载体的保护,应该对瑞安的一些文化特色街区进行有效保护;对于新生文化的培育问题,建议设立名家创作馆和创作基地。
【报网互动】
网友“风华正茂”:要升华新时期的瑞安人精神,我认为要多开展道德经典诵读活动,比如《老子》、《论语》和《孟子》中的名言和典故。开展经典诵读的目的不仅为了会背多少古文,而是在用我们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来陶冶情操、洗涤心灵。
网友孙云飞:一个个先后建立起来的农民公园,一支支热情美丽的乡村舞蹈队……种种现象表明,不仅农民的文化消费需求提高了,消费品位也在明显提高。逢年过节、农闲时分送文化下乡的文化产品供给模式难以满足新需求,就应跳出固有思维,充分调动农民自办文化的积极性,发掘他们喜闻乐见的乡土元素,大力开展“种”文化的活动。
网友“美丽的云”:要建设文化强市,发展文化产业是很重要的内容,以动漫产业为例,它是文化与现代高技术日益融合的创意产业,它的发展能带动图书、报刊、音像等行业的繁荣。以迪斯尼为例,产业链发端自动漫片制作,链接服装、食品、图书、玩具、幼儿园、主题公园等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外延还在不断扩展,涉及手机游戏、彩信、网络游戏等。所以,任何一个文化主题的诞生,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文化的繁荣,相信瑞安会越来越好。
【微博】
@开水加冰:文化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魂与根。虽然瑞安不缺优秀文化,但是同样面临如何传承优秀文化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发挥主体作用,做好保护传承工作,使之发扬光大。当然,这不应只是一句口号,需要政府真正落实保护措施,落实到具体行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