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 金行哲 通讯员 郑悦慧)“如果可以给我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我好想回国自首……”这是一封交通肇事逃逸了17年的逃犯的自首信,这封信从意大利漂洋过海寄到了市交警大队,信中内容满含愧疚与后悔。在这封信寄到后不久,逃犯回国自首了。
昨日,记者从市交警大队获悉,自全国公安机关网上追逃专项督察“清网行动”开展以来,我市交警部门积极参战,全力以赴追捕网上逃犯,截至2011年12月底,大队共抓获逃犯21名,其中从意大利劝返在逃人员1名。
一封海外寄来的自首信
清网行动开展以来,市交警大队就充分发挥宣传优势,在汽车站、广场、步街街等人员密集的重点场所粘贴《关于敦促在逃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的联合通告》。同时,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形成强大的追逃舆论攻势,敦促、规劝逃逸者投案自首。
去年底,市交警大队收到了一封从意大利寄来的自首信。这封信是一名逃亡意大利整整17年的交通肇事司机蒋某寄来的。他在信中详细交代了17年前一场交通肇事逃逸的违法事实,道明了自己的愧疚感和投案决心,并详细写明回国的时间及航班详情。
蒋某今年36岁,文成县人。1994年冬,蒋某无证驾驶一辆三轮摩托车,在我市塘梅线地段与大货车相撞,造成1死1伤的重大交通事故。事发后,蒋某逃亡山西,偷渡至俄罗斯,最后辗转多处,去往意大利。他做过散工、木工等,直到有了意大利的户籍,并在当地成家立业。
前段时间,蒋某听说国内有一个促投政策,如果能够及时投案自首,可以争取宽大处理。知道消息后,蒋某将信将疑,始终犹豫不决。工作、家庭的双重牵绊,让他徘徊在自首的边缘。
通过多番打听,蒋某得知瑞安交警部门通过多番奔走,已成功调解了这场长达17年之久的交通事故经济纠纷后,消除了后顾之忧,下定决心回国自首。
一批“顽固分子”被感化
在清网行动中,结合我市历年来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实际情况,交警大队灵活采取了“先易后难先近后远”的工作方法。同时,大队领导以身作则,多次和侦查民警一起参与追逃抓捕行动,曾远赴广西、云南等地抓捕嫌疑人。
谢某,广西人,2008年1月17日,驾驶二轮摩托车在马陶线苏山村路段将一行人撞成重伤,行人经抢救无效死亡。事后,谢某逃逸。警方曾多次深入谢某家中进行走访,对其家属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但都无结果。
2011年11月1日下午,交警大队长李斌带领攻坚组民警到广西横山乡谢某家中开展劝投工作,但谢某亲属仍有顾虑。11月2日晚,李斌又带领民警再次动员村干部、学校领导,到谢某丈母娘家对谢某亲属做思想工作,并从法律、政策、情感等方面动员嫌疑人家属。辛苦没白费,谢某的哥哥终于答应劝其弟自首。11月4日,谢某终于向追逃组投案自首。
据悉,对每一名逃犯,交警大队主要领导、分包领导都亲自到其亲友家中规劝其投案自首,共促投成功在逃人员18名。
跨区域协同作战追逃犯
交警大队为确保行动效果,追逃工作实行一逃一档一缉捕组的决战模式,成立了1个攻坚组、11个追捕组,专门抽调一批政治素质好、侦查思维敏捷、办案经验丰富的骨干民警参与“清网行动”。同时,由于网上逃犯行踪诡异不定,甚至是“漂白”身份,跨省藏匿,加大了追逃工作的难度。交警大队充分发挥了跨区域协同作战的作用,取得良好成效。
2000年,江西人胡某在瑞安104国道驾驶一辆轿车时将一名骑自行车的妇女撞死。肇事后,胡某弃车逃逸。警方曾多次到胡某某老家查找线索,但都无功而返。2011年10月份,警方得到线索,胡某可能在广州汕头一带。侦查人员立即驾车赶往汕头,并联系汕头公安局刑侦大队,取得其大力支持,终于将逃亡11年之久、早已更名换姓的胡某抓捕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