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已经到来,您有哪些梦想?也许我们可以帮您实现。本报推出“2012·追梦”活动,筛选12位市民,帮助其实现2012年梦想(相关报道详见1月4日第6版《新的一年开始了,梦想在心中萌发 本报与您一起“追梦2012”》)。
连日来,许多读者致电本报市民热线66886688,讲述自己的梦想。
湖岭的林光明说,作为新垟村村委会主任,他希望市政府能拨一些生态补助款帮助村里开发农业观光园,希望新的一年能改变村面貌。
马屿曹村的吴先生和妻子在仙降打工多年,读五年级的儿子一直在曹村上小学。为了方便照顾孩子,吴先生希望能让儿子转到仙降读小学。
来自山东的寻亲者刘海燕也打进本报市民热线,她希望记者能继续帮她寻亲。去年,刘海燕从山东赶到瑞安参加了由本报和“河南寻亲团”联合举办的寻亲大会,虽然没有如愿,但她认识了很多热心人。她坚信,在媒体和热心人士的帮助下,她一定能找到亲生父母。
黄海威今年23岁,市区人,小时候生了场大病,导致结巴和下肢残疾。目前,他在一家科技公司当统计员,收入稳定。他希望找一位不嫌弃他的女朋友,最好是本地人。结婚后,他考虑和老婆一起开店。
家住市区花园新村的娄先生今年33岁,因自小生病下肢致残,靠拐杖行走。虽然身有残疾,但他仍不放弃,通过自考参加大专学习,并于2009年顺利毕业。毕业后,他一直在找工作,也向市残联和民政局寻求过帮助,但至今仍未如愿。
大学生村官吴隆的梦想有点特别,他希望能得到农业部门的帮助,改进番茄绑蔓技术,缩短工序时间,替农民争取更大的利益。
吴隆是典型的80后,大学读的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后换过很多工作。现在他有三重身份,村官、生意人和农民。去年,他在陶山镇沙洲村搭建了一处30多亩地的大棚,搞起了农业种植。最近他尝试番茄种植,可在种植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麻烦,比如给番茄绑蔓就让他很头疼。
老的工序,老的技术,费时间费精力,吴隆想改进技术,但无奈自己还是农业新人,他想求助种植能手,得到的却是“老实本分种田才最重要”的答复。
因此,吴隆希望能获得帮助,改进番茄绑蔓技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农业发展、农村致富领头人。
看了那么多读者的新年梦想,您心动了吗?您可以拨打本报市民热线66886688-1报名,您的梦想,也许我们可以帮您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