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文明创建的耕耘、丰收之年。这一年,文明创建惠民利民,凝结成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一个个缩影;这一年,文明新风遍吹万家,在城市、农村的每个角落留下文明足迹。回眸2011年,我市以创新为引擎,释放文明发展新动力,文明创建工作风生水起、亮点频现,用鲜活生动的文明城市创建实践,诠释现代文明的和谐魅力。一个个文明言行奠定文明基石,一次次爱心善举塑造城市灵魂,逐渐开辟出一条富有特色的跨越之路。
关键词一 我们的节日
2011年,我市利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重大传统节日,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组织举办了各类群众性民俗活动和基层文化活动,传播文明过节理念。
春节期间,我市以“深化文明创建,欢度新春佳节”为主题,大力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清洁家园大行动、市容环境大美化活动,组织春联、年画、拍摄全家福送下乡和文艺演出、民俗展示等活动,发放灯笼3000对、 “福”字1500幅及春联2500余对;清明节期间,以“厚养薄葬、弘扬孝敬”为主题,开展各类祭奠活动,发动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开展祭扫革命英烈“十个一”活动,发动风荷、祥云等社区开展网络祭祀活动;端午节期间,以“端午邻里百家宴”为主题,开展大型端午广场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开展包粽子比赛、端午民俗知识讲座、趣味运动赛等活动,增进社区居民邻里友谊;中秋节期间,以“瑞安月·中秋情”为主题,开展社区大联欢、“志愿服务相随”、节日慰问等活动,进一步弘扬“团圆中秋,和谐幸福”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二 争做富而好礼瑞安人
2011年9月20日是我国第九个公民道德宣传日,以此为契机,我市广泛组织开展了以“争做富而好礼瑞安人”为主题的公民道德宣传系列活动。市领导叶世林、黄益友走访慰问前两届20名道德模范,举办第三届温州市道德模范基层巡讲瑞安站报告会,制发道德模范事迹光盘1000盘,组织开展了“道德模范事迹”宣讲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等“五进”教育活动,举办玉海讲坛、民营企业思想道德建设大讲坛等讲座,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儒学专家等作专题报告,开展传统文化和文明礼仪教育,举办讲座10场,受众达2000人次。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通过组织开展“惜福感恩”教育、“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现场作文大赛等活动,把文明礼仪教育融入未成年人道德实践之中。
同时,启动市道德建设基金帮扶行动,对生活困难道德模范王微微给予1万元资助。陶山镇和市文明办、市委党校共同组织开展首届镇级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成立以民间老人夫妇命名的“郑明陈华鑫诚信道德基金”,评选产生百家道德示范家庭、20名道德模范个人。
关键词三 春泥计划
按照“整体规划、分步推进”的思路,我市扎实推进“春泥计划”实施工作。紧紧围绕“扩大覆盖面、提升工作质量、规范考核”的工作目标,市财政投入240万元,以40%的进度将“春泥计划”受益面扩大到全市637个行政村(社区),建成15个“春泥计划”示范村(社区),形成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良好创建态势。
与此同时,全市各地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合力推进“春泥计划”。文明共建单位与“春泥计划”实施村结对,每个“春泥计划”示范创建村结对2个文明单位,投入300多万元帮助“春泥计划”实施村项目建设,宣传教育讲座582场,科普大棚车、流动少年宫进农村、学校21场次。市文明委成员单位、学校与实施村结对,充分发挥其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组织未成年人下乡入村,体验农村生活,学习劳动技能。同时,依托民营企业,举办“爱心相伴·快乐暑期”活动,让新居民子女过上了一个“安全、健康、快乐、有益”的暑期。
关键词四 双百结对 共建文明
我市坚持将“双百结对、共建文明”活动作为推进“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有效载体,积极动员文明单位和行政村广泛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召开全市“双百结对、共建文明”活动推进会,在总结第一轮“双百结对、共建文明”活动经验基础上,组建第二轮177个文明单位与151个村结对的共建对子,创新结对形式,发挥结对双方的优势,通过思想道德联育、文体活动联办、经济发展联促、特色文明联创,实现城乡文明协调发展。
在结对共建的过程中,注重文明单位品牌铸造,不断深化文明单位创建内涵,加强对农行、移动、房管、工商、国税、电力、电信、邮政等30多个行业主管部门和重点文明单位的沟通、协调和指导,如农行组建阳光慈善基金、市委党校开设文明创建讲座、人本鞋业学用《论语》开展人性化管理等活动,都形成了行业文明创建的强大合力。认真做好培训督导工作,邀请温州专家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培训,下基层督查指导文明村创建,切实提升创建水平,推荐晋星温州市级文明村17个,通过瑞安市级文明村验收106个;瑞安中学顺利通过第三届全国文明单位复评,新增温州市级文明单位13家、瑞安市级文明单位25家、文明服务示范点18家。
关键词五 文明联片创建
在文明联片创建方面,我市持续强化基层文明细胞创建,一手抓文明村镇创建,一手抓文明社区创建,全力推进城乡文明一体化。深入开展农村“种文化”活动,传承民间传统艺术文化,努力打造特色文明村镇。以“点、线、面”联片创建为目标,充分发挥重点村的辐射作用,打造文明村联片创建新格局,努力扩大区域创建的影响面,形成汀田街道大典下片、飞云街道繁荣片、南滨街道林垟片等特色较为鲜明的联片创建区。塘下镇、高楼镇创成瑞安市级文明镇,实现全市文明镇全覆盖。
推进文明社区创建活动,以建设新型文明社区为目标,努力打造一批“机制健全、管理有序、文化丰富、环境优美、风尚良好、特色鲜明”的文明示范社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荐晋星温州市级文明社区11个,创成瑞安市级文明社区4个。以培育社区文明创建特色文化为主线,深化社区创建内涵,如云江社区开展温州市“关爱空巢老人爱心服务站”建设试点,自办“爱心餐厅”,发放居家养老服务卡,弘扬“孝敬文化”;殿巷社区突出“巷弄文化”,将路巷打造成一个展示我市文化的重要宣传窗口;沙堤、西门河头等社区将古城文明串珠成链,联手传播发扬“文史文化”、“庭院文化”等,形成社区联片创建新亮点。
关键词六 五创一建
在认真总结省示范文明城市创建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温州市委、市政府“六城联创”活动的总体要求和省文明市创建标准,我市提出了“三年创省级、五年拿国牌,七年进入‘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城市行列”的总体目标,深入开展“五创一建”活动。召开省示范文明城市创建总结表彰暨“五创一建”活动动员大会,制定下发《关于深入开展“五创一建”活动的实施意见》,明确任务分工和机构设置,增设创建科,核增公务员编制3名,公开选调2名机关公务员,抽调有关部门、镇工作人员4名,充实创建工作力量。
自活动开展以来,我市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的理念,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在各镇(街道)组织开展活动文艺汇演13场,通过媒体宣传、编发简报、投放公益广告加强宣传,提升活动知晓率。启动“拆围去丑,美化环境”专项行动,推行洁化工作考评办法,每月对全市五镇十街道洁化工作进行随机暗访考评,每月定期在《瑞安日报》上公布得分及排名情况,全市各镇、街道投入近9000万元,在社会上形成了“人人参与环境保洁、美好家园人人共享”的可喜局面。
通过努力,我市“五创一建”工作取得实效。在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创建上,投资2500多万元,推进万松东路绿化、市区行道树补植、城市绿地改造等12项工程;在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上,投入资金3亿元,开展组织实施绿色围城、森林通道、景观江河、园林社区、精品公园、生态产业等六大工程,完成政策处理3985亩,完成造林3.09万亩;在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上,完成中央农村改厕任务800户,并通过省级“灭鼠、灭蟑”先进城区和温州市级“灭蝇”先进城区的考核验收;在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上,改造整治了133家酸洗加工企业,启动温瑞塘河(环城河)污水收集与处理系统建设、河道清淤疏浚等六大工程建设;在推进全国文化先进市创建上,重点推进博物馆、电影城等市级和马屿镇、湖岭镇综合文化站项目等镇级文化建设工程,并获得“中国曲艺之乡”文化金名片。
瑞安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省级文明单位)
协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温州飞云江海事处 (省级文明单位)
瑞安市实验小学(省级文明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