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越修越宽,非机动车无路可走》
网友认为,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应各行其道
让绿色出行
不再难
走在瑞安街头,自行车、电动车在机动车间穿行;大量机动车也因找不到停车位随便将车停在非机动车道上,非机动车与机动车抢道的场景随时都在上演。昨日,本报第4版刊登了《城市道路越修越宽,非机动车无路可走》一文,报道市区供骑自行车的非机动车道虽然有标志,但不是被机动车任意占道就是被机动车任意行驶,自行车只能在夹缝和拥堵中穿梭。不少网友感叹,城市道路越修越宽,非机动车却无处安身。他们呼吁有关部门继续加大执法力度,也希望驾乘人员增强文明交通观念,为自身的安全,也为别人的安全考虑,依法、按规定通行。
网友“笑多了会怀孕”:不只是机动车抢道,其实非机动车违章的现象也比比皆是,希望有关部门继续加大执法力度。
网友“非诚勿扰”:如果双方都能遵守交通规则,机动车不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非机动车不和机动车抢道赛跑,各行其道,也许有些问题就能解决了。
网友“步步惊心”:希望驾乘人员增强自身文明交通观念,为自身的安全,也为别人的安全考虑,依法、按规定通行。
网友“李木子mirror”:这几年来,那些过去街头随处可见的自行车存放点已经越来越少了,而较大的规范存车点又不足以覆盖所有人流集中的地区,自行车存放也成了问题。
网友“榕树下的嬷嬷茶”:现在市区很多路段拆了绿化带拓宽道路,但基本上都是为机动车服务。其实,哪怕道路不宽,如能合理配置、各行其道,交通状况必可改观。
网友“网势一族”:城市道路规划的出发点,如果是为了机动车更加便捷地出行,而不断地修建机动车道,那么,修路的速度永远也赶不上机动车增长的速度。
网友“蟑螂不怕”:城市道路规划的出发点,应当以城市总道路面积除以出行人群总量,计算出个人可使用道路面积,继而整体规划道路。
网友“榕树下的嬷嬷茶”:除了以上所说,骑车人还要承受汽车尾气、噪音给健康带来的严重影响,还得承担骑车没处停的风险。总之,骑车出行困难重重。
网友“春喃”:对于机动车、非机动车是否能够真正各行其道,我觉得仍需相关执法部门继续加大执法力度,大力整治违法停车、机动车挤占非机动车道等违法行为。不然,就是建设再多的停车楼、停车场,非机动车的路权依然难以得到保障。
网友“轻巧熊的世界”:这几年,政府一直呼吁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可现状是道路在不断拓宽,却基本上都是为日益增多的机动车服务的,经济环保的自行车难觅容身之所、行车之道。
网友“蜗牛”:现在市区都是平面交通,要想改变人车混行拥堵问题,应该向立体交通过渡,多建立交桥、下穿隧道等立体式交通,立体交通基本上都是人车分道隔离的,行人违章也翻不了立交桥,这样可以有效解决人车混行拥堵问题。(孙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