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周游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放橘灯、看“祝福”、舞板凳龙、到乡村过大年……
春节不出省 民俗看个遍
■记者 陈良和
  鳌江大龙
  放橘灯
  板凳龙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连日的阴雨天气,把年味儿冲得越来越淡,许多人都在计划上哪找些特色的活动,带上孩子感受一下醇厚的年味儿。记者了解了一下,除了我们熟悉的曹村无骨花灯、泰顺百家宴外,全省各地都有一些地域特色的新春习俗,这个春节,不出省,照样可以体验民俗游。

  绍兴:鲁迅故里看“祝福”

  时间:正月初一至初五

  祝福是绍兴城乡春节风俗中最具特色的仪式,相传起源于元代,绵延至今,由于鲁迅小说《祝福》的描写使之尽人皆知。龙年新春,鲁迅祖居德寿堂将举行鲁迅笔下“绍兴祝福”仪式演示,完整再现绍兴旧时风俗。八仙桌上,“分别是煮熟的鸡、鹅、肉、猪头和活鲤鱼,后面摆着三茶六酒。“祝福”仪式开始,祭祀者依次叩拜。叩拜完毕,祭祀者手拿花生等干果“散福”:“吃了散福糕,来年节节高”。游客们可以一起参与,并与家人一起“接福”。

  除了看“祝福”,新春到绍兴,还可以去会稽山下撞祥钟(正月初一至初六),据悉,每天前十位在景区游客中心购票进入景区游玩的游客,可免费撞钟10响,并获赠精美礼品,届时您可以穿上古代服饰一起进行祭禹仪式,祈求幸福安康。也可以到沈园景区赏腊梅(正月初一至初六),它是别具一格的古典夜游方式,古装侍女带领游客游园,欣赏堂会《沈园情》,领略浓郁的地方曲艺文化。此外,沈园内古迹区梅林,梅花有腊梅、红梅、绿梅、迎春梅和盆景300余株,是一处赏梅佳地。

  遂昌:乡村过大年

  时间:春节至元宵

  “到遂昌乡村过大年”活动已是遂昌旅游的一个特色品牌。遂昌县南尖岩景区、王村口镇石笋头村为游客准备了丰富多彩的农事、民俗体验活动:游客可在南尖岩景区农事体验区亲自制作蜜饯果、黄米粿、发糕、青糕等当地特色小糕点,还有打麻糍、磨豆腐等农事体验活动,并可现场免费品尝各类当地特色糕,还可欣赏当地村民献上的原汁原味的花鼓小调。

  丽水莲都区:看畲家风情

  时间:春节期间

  浙江有畲族人口近20万,莲都区是省内畲族人口最多的区,有2万余人。畲族历史源远流长、璀璨多姿,畲族文化底蕴深厚,风情民俗异彩纷呈,民族服饰色彩鲜明,民歌舞蹈风情万种,是一个有着淳朴文化内涵、极具风格特色的民族。春节期间,听一曲畲家山歌,品一口畲家佳酿,假日期间游客还可以与畲家阿妹阿哥齐聚一堂,共跳畲家舞、齐唱畲家歌。

  台州黄岩:放橘灯

  时间:正月十五

  每年正月十五晚上,黄岩城外的澄江上都要举行“放橘灯”的活动。据《黄岩县志》记载,这种风俗至少有一千年的历史。

  传说,南宋建炎年间,金人南侵,康王赵构从海上逃走,途经台州。那天刚好是正月十五,他晚上登金鏊山观海,忽然见到椒江(澄江入椒江而出海)上漂来无数灯火,感到十分奇怪。侍从告诉他,这是澄江上漂来的橘灯。赵构来到江边观看,并要侍从们跟着凑热闹,买了两船橘子,取出橘肉让大家吃了,留下橘壳制作橘灯,放在江上漂流。此后,每到正月十五,黄岩城里的男女老少都会走出家门,澄江两岸坐满了看“灯”人,临时摆的小摊聚集,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其实,这一活动也与黄岩盛产柑橘、“橘灯里话丰年”寓意有关。

  金华浦江:板凳龙

  时间:正月初一至十五

  浦江板凳龙在2006年6月被文化部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板凳龙,顾名思义就一条条用单个板凳串联而成的游动的龙灯。板与板之间用一木棍相连,每一木棍有一人拿着,每条板凳上都扎着花灯,也就是龙的身体。花灯上都画了村民们所喜欢的图案,有花、草、鸟等图案。由于每只花灯都按自己的喜好所画,所以八十多只花灯的图案都是不一致的,就算五六条龙走在一起,你也找不出相同的图案。板凳龙在浦江乡村已经成为了一个习俗,每年的年初一到元宵都是舞龙的时间,等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各村就会进行正月里的最后一场舞龙大会。

  另外,去了浦江,别错过岩头镇的火炮节,它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据悉,明初,陈姓十一代先祖陈恺、陈宝两兄弟跟随明太祖朱元璋打天下,屡建战功,洪武三年两将军被封为千户侯,接旨之日为正月十四,陈族举行隆重的受封仪式,在门口焚香鸣炮谢恩。此后,一个家族的活动渐渐变为地方年俗,每年正月十四从早上到中午长达四、五个小时,鞭炮震天,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火炮节”。 

  平阳:鳌江大龙

  时间:元宵节前夕

  龙年,市民还可以就近到平阳一睹鳌江大龙的风采。它起源于明万历年间,渔民们为了祈求风调雨顺,鱼虾满舱,或庆祝丰年,在每年元宵节前夕,举办划大龙活动。

  据悉,龙年的鳌江大龙是历年来最长的,单单龙身骨架就有80米。与往年不同,这次的大龙不是用竹篾搭建,而是采用了铝材和聚氯乙烯塑料管等一些新的耐用、不容易坏的材料,所以,如果你错过了正月元宵前的表演,还可以去看看鳌江大龙的“真身”。

  乐清:保嗣酒上看“摆方盘”

  时间:正月初二或初三

  保嗣酒,就是保佑子孙茁壮成长的酒席,是柳市后西村的“成人礼”仪式。据当地族谱记载及老人口述,这个习俗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通常是在正月初二或初三举办。

  保嗣酒的酒席极其讲究,所有的菜均选用上好原料的精要部分。保嗣酒中的重头戏是十大盘凉菜,每盘菜高1尺、长宽各6寸,摆盘师博将菜摆成四方状,摆一层用菜叶或粗纸垫一层,以防摆高了塌下。底层用大一些的料摆,往上摆时慢慢的用小一点的料摆,形成塔状。摆好一尺高标准后,用红色和绿色的小花来点缀,就成了一盘一尺高的菜了。摆设凉菜,难度大,技巧性强,当地村民称之为“摆方盘”,寄寓中国传统文化对男子汉大丈夫顶天立地的夙愿和企盼。

  文成:

  刘基故里太公祭 

  时间:正月初一

  每年正月初一,刘基故里文成县南田镇都会张灯结彩,敲锣打鼓,举办刘基祭祀仪式——“太公祭”。

  据悉,这次的祭祀仪式在早上7点左右开始,届时,数十位刘基后裔,身着古装,手执各式祭器,近百名古装的仪仗队手擎古式高灯、符牌、旗、帅、刀、枪肃立紧随其后,列队从南田中学出发,沿街绕到刘基广场。祭祀仪式在刘基广场正式开始。主祭立于案前,身穿礼服的司仪分立于两旁,和着悠扬的乐曲上香、敬酒、叩拜、宣读祭文。感兴趣的市民可以去观看一下那古典的祭礼。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专版
   第04版:关注
   第05版:民生
   第06版:服务
   第07版:广告
   第08版:天下
   第09版:娱乐
   第10版:网事
   第11版:时评
   第12版:广告
   第13版:广告
   第14版:周游
   第15版:休闲
   第16版:乐周刊
春节不出省 民俗看个遍
瑞安日报 周游 14 春节不出省 民俗看个遍 ■记者 陈良和 2012-1-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