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黄丽云)昨日,我市公民道德教育公益论坛落下帷幕。在此次活动中,义工们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他们用自己的言行,让与会者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礼仪,也享受到了高质量的会场服务。
据悉,此次公益论坛共有义工148名,既有来自温州各县(市、区)的,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本着“弘扬中华文化·做有道德的人”的信念,他们纷纷汇聚瑞安,为服务好这场论坛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瑞安人潘女士做义工已经5年多了,在此次活动中她家三代人都在做义工,她的妈妈和她的儿子都在现场,而她的家族成员中,有30多人是现场的义工。“我妈妈和阿姨她们一直坚持做善事,像捐款、当义工等,我就是在她们的影响下,加入了义工队伍。”潘女士说。
来自乐清的黄乒乒小姐,昨天是她订婚的日子,但是她仍然在论坛现场服务。本来她打算等晚上公益论坛正式结束后再回去的,在众多姐妹的劝说下,才在中午的时候赶回乐清,参加订婚仪式。“她长得特别漂亮,看着就是一位娇小姐的样子,但是在收拾学员的素食餐盒时,如果发现某些餐盒里还有剩饭剩菜,她和部分义工会将餐盒中的剩饭剩菜吃光,因为她不想看到浪费的情况。”一义工拿着和黄乒乒的合照说。
昨日下午,会场增加了一批小志愿者,他们的父母大都是会场里的义工,而小朋友们是传统文化的学习者,《弟子规》、《三字经》都耳熟能详,他们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来感受现场的氛围,并担任迎宾的角色。今年11岁的小茜就是其中一位,她双手交握,放于腹部,面对来宾边90度鞠躬,边说“老师您好”。
此次会场的厕所也让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简直比家里的厕所还要干净!”每当有人上完厕所,保洁组的义工们就会立即打扫,并将走廊的地面打扫干净。保洁工作是大家认为最辛苦的工作,但保洁组的12位义工却乐此不疲。组长杨爱平说,保洁员都是自愿报名的义工,大家都不觉得辛苦,做得很开心。”
摆得整整齐齐的水果饼干,井井有条的入场秩序,有条不紊的上课流程……均是义工们的劳动成果。
义工组的主要负责人龚英强介绍,此次活动以瑞安本地义工为主,人数超过了三分之二,义工们均经过四五天的培训,“希望能培养一批当地喜爱传统文化的义工,为当地留下一批真正的传统文化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