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希林)昨天,市农业局牵头组织市工商、供销和质监部门联合开展春季农资打假联合执法行动,到飞云、马屿等地检查农资单位肥料、种子和农药的销售情况,保障春耕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该行动将持续到5月底。
在飞云街道某农资公司仓库里,执法人员发现农药“氯氰菊酯”标签上涉嫌超范围使用,按照规定该农药用于防治棉铃虫,但查获的该农药标签上却多了“十字花科蔬菜上的蚜虫”,执法人员抽检后表示将作进一步调查。在马屿镇某农资连锁店,执法人员发现少量已过期的“联苯菊酯”农药仍在销售,当即责令店主不得继续销售,并查扣了10余瓶该农药。
当天上午,执法人员共检查了市农资公司、瑞合农资有限公司等6家农资销售单位。除查到上述少量过期农药外,其他单位里未发现销售违禁农资产品。
据悉,此次联合执法行动主要以化肥、农药、种子为重点产品,重点查处涉及经营假劣种子,生产经营假劣农药,添加未登记成分、有效成分不足、包装标识不规范以及肥料产品标称具有农药功效等涉农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