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临近中高考,经常有家长朋友拿来孩子的备考作文,让我或提意见,或评判修改。这些作文都是其孩子平时比较满意的,或在考试中取得高分的,或经过语文老师首肯的,大多已经反复打磨过。有意思的是,家长也弄来别的孩子的作文,面貌也差不多,只是所写的内容不一样,但目的非常明确,打算把别人的作文拿来借鉴,或者说得直白一点,即准备把上几届孩子的优秀作文“默”到试卷上去。
这些作文,从遣词造句、篇章结构上讲,基本上无懈可击。用词恰当、语句流畅、段落分明、结构完整,还真找不出什么毛病来,也有细致的描写,也有貌似的感情充沛。然而,几篇读下来,总让人觉得明显缺少了些什么,那就是浓厚的生活气息!虽然头头是道、落落大方,但虚构、编造的成分太多,痕迹有明显的也有隐蔽的;虽然行文看似气势磅礴、情深意长,但虚张声势、虚情假意比比皆是,没有那种厚重的现实感。
孩子将自己平时优秀的作文分门别类整理一下,再逐字逐句斟酌斟酌,以便中高考时应用或者默写到试卷上去,这倒也无可厚非,毕竟是自己的文章,只不过让人帮助修改得更完美一点,争取关键时刻能多拿点分数。可照搬他人的作文当作自己的创作,这不是明目张胆地教孩子弄虚作假吗?这不仅涉及作文水平问题,还关乎做人的诚信。
“临时抱佛脚”、“走点捷径”,为升学考个好分数,一些学生、家长大约也是百般无奈才出此下策。但是,当这样的投机取巧越来越风行时,人们不禁要问,孩子写作文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就是赤裸裸地为了那个中高考分数?如此下去,毕业后工作中写文章怎么办?难道也照葫芦画瓢?这不是急功近利吗?如果仅仅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那这样的作文教学究竟还有多少意义和价值?事实上,如果孩子掌握了作文真本领,又何愁什么考试!
对于这一现况,只能提醒和建议孩子写作文努力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根据作文的题目尽可能发掘自己生活中的素材,表达自己独特的真实感情和感悟。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生活化的作文已经越来越受到普遍的关注和欣赏。
随着中高考话题作文逐渐被命题作文取代,随着作文题目越来越贴近生活,那些宿构、套作的中高考作文越来越被人鄙视,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的远离生活的作文正走向末路,不得不说让作文从真切的生活中来是最优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