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学周刊
上一版3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有“悬梁刺股”,今朝更胜当初
备战高考 考生屡出“奇”招

  2012年高考定于6月7日至8日举行。据悉,全国范围内参加今年普通高考的考生预计达900余万人;而浙江省报名的考生为31.6万人,同比去年增加1.6万人。古有书生“头悬梁”、“锥刺股”,为金榜题名而十年寒窗苦读,现如今的学生为备战高考一样刻苦读书,甚至屡出“奇”招。

  那些年,我们“瓶”、“膊”的日子

  吊瓶班:史上最刻苦!

  5月5日上午,湖北孝感论坛官方微博称,高考临近,湖北孝感一中惊现史上最刻苦“吊瓶班”,并配发图片引起网友热议。图片来自网友“CHImushroom”的微博,该图显示教室内多名同学的桌子旁边都挂着一个吊瓶,桌上书本堆成了小山。教室半空中拉上了绳子,很多同学一边打吊瓶一边低头复习,场面颇为壮观。

  孝感市第一高级中学办公室夏主任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学生们打的吊瓶都是补充能量的氨基酸。由于要打吊瓶的学生太多,导致学校医务室爆满。为了不耽误学生复习,所以学校就安排学生在教室内打氨基酸。

  该校一名高三学生表示:“我们都是自愿输液的,打的是氨基酸。因为打氨基酸对我们学生有好处,高考压力很大,精神好一点,肯定考得好一点!”

  专家意见:吊一瓶氨基酸,还不如吃个鸡蛋!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教授黄连珍表示,氨基酸来源自蛋白质,如我们平时食物中的鸡蛋、牛奶、猪肉中都含有大量的蛋白质。高三学生通过正常饮食,比如一天吃一两个鸡蛋,或喝点牛奶,摄入的蛋白质,就可以获得足够的氨基酸了。另外,大脑的活动不仅需要氨基酸,还需要其他物质如糖分等,如果经常打氨基酸还可能造成营养不均衡。

  有营养师指出,在教室里打点滴存在卫生隐患,若无专门的医护人员,可能会出现滚针、气泡进血管等危险。

  赤膊班:人生能有几回“膊”!

  5月8日晚10时许,自称东莞市第五高级中学高三学生的“@飞不高的小蜜蜂”发出的配图微博这样写道:“东莞某班高三学子为迎战高考,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在酷热天气下仍坚守学习岗位,全体赤膊上阵,笑对炎热,任凭闷热逼人,汗水挥洒,只为战胜高考!让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传遍神州大地,让这个‘赤膊高考班’成为大家的榜样,望全体高考生共勉,祝大家高考告捷!”

  图片中,明亮的夜灯,留着白色粉笔字的黑板,18名男子留着短发,穿着短裤,全部赤膊上阵,个个集中精力,持笔埋头在书本中。

  “@飞不高的小蜜蜂”表示,这张照片场景是在炎热的天气和高考的压力下,同学们突发奇想出来的。由班长发动,同学们响应,参与拍摄的除了2名请假男同学,其余全部参与其中。而班上仅有的“2朵金花”则充当了摄影师。至于雅观与否,他说:“我们平时训练都赤膊,女孩看惯了,无所谓。”

  校方回应:需要这种意志和毅力,但不要分心!

  东莞市第五高级中学校长叶照伦就此事发表了评论:“同学们的这种意志和拼搏精神值得鼓励。高考复习需要这种意志和毅力,在高考临近的时候更是如此。”但他同时也表示:“采用在放学后打完篮球摆拍一张这种照片的方式来激励大家学习,虽然点子很好,但容易引起误会,而且也会引起大家议论,从这个方面来说,反而让大家分心了,方法欠妥。”

  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

  今年2月21日,浙江省永康市第二中学的LED 大屏幕上打出了“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的高考激励语,引起热议。负责标语收集工作的陈老师称,偶然间在电视上听见白岩松说过这句话,果断地把它收进了“高考励志标语”里。没想到反响会这么大,到第三天,微博、人人网上已经传开了。

  小童是永康二中应届高考生,之前那些高考励志标语,他都没啥印象,这一条一放上去,他就牢牢记住了。他说,如果高考成功的话,以后有可能会比富二代过得好,但如果不去高考,就财富而言,自己肯定比不过富二代。

  该校办公室副主任钱老师说,高考作为草根阶层改变命运的一条途径,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得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但也并不是说高考就是为了去拼过富二代,这仅仅是一种励志。

  

  链接:

  央视名嘴白岩松为郑大3000名学生作演讲报告时说,如果没有存在很多毛病的高考,我们可能没机会这样面对面对话。中国的高考有万千毛病,但却是目前最公平的一种方式。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

  “极端备考”

  “另类减压”

  层出不穷

  武汉市多家医院的高压氧医生表示,临近中、高考时总会出现考生扎堆儿来医院吸氧的情况。还有一些城市出现了针对迎考生的小型氧气袋。学生一边吸氧一边看书,据说这样能“记得更牢”。有的女生采取吃避孕药的做法,推迟经期来应对高考期。专家表示,采取口服避孕药改变生理周期,这种不顾个人身体实际,跟风乱补乱医的备考手段除了心理上的安慰作用,对身体的危害可不小。 

  此前更有媒体报道,每到中、高考前夕,像北京雍和宫、五台山文殊院等这样的寺庙,都会有大批学生和家长前来烧香拜佛。而且近年来,拜佛的讲究渐趋细致,拜哪座庙哪尊菩萨会学业有成、送多少香火捐多少香油钱最灵验,居然都有门道。在21世纪的当下,“临考抱佛脚”竟真有其事!

  为让考生顺利在“千军万马”中闯过“独木桥”,学校、家长,甚至考生自己都用各种方式减压备考。但过于极端、另类的激励或是减压方式并不适合每一个学生。明明身体健康的学生,看别人打吊瓶,就会有这样的心理暗示,我身体绝对不能出问题,于是也跟风去打。有时候学生本来压力并不大,但过分渲染高考的重要性,有可能让学生产生心理扭曲或者相对病态的竞争心理,使他们各种压力陡增,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 

  教育专家认为,对高三学生减压,应遵从温和、舒缓、轻松的原则,切忌单调、急躁、剧烈。应当淡化高考的功利色彩,“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学生以适当的减压方式,树立良好的竞争心态。专家提醒考生,保持一颗平常心,保证饮食均衡、睡眠充足才是准备高考最好的“营养品”。

  此外,在高考前夕,不仅考生紧张,不少家长也跟着焦虑。对此,心理专家谢维兴提醒,考生家长这段时间更要“淡定”,家长要对孩子有合理的定位和期待,为他们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具体来说,要注意做好“三件事”:一要“多听少说”,多听听孩子的心声,少在孩子耳边念叨,例如不要总是询问或提醒“考试准备得怎么样了”、“不要紧张”等与考试有关的话题,以免加重孩子心理负担;二是“无为”,避免特意过度关心孩子,一切顺其自然,不要随意干涉孩子的学习安排,把主动权交给孩子;三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保证“饮食可口”,但不要过多给孩子进补。

  (钟晨晨 整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有话说
   第03版:百姓事
   第04版:微播报
   第05版:财富榜
   第06版:百姓事
   第07版:议事厅
   第08版:温州垟
   第09版:远望角
   第10版:星光道
   第11版:玉海楼
   第12版:广 告
   第13版:专 版
   第14版:学周刊
   第15版:学周刊
   第16版:学周刊
备战高考 考生屡出“奇”招
瑞安日报 学周刊 16 备战高考 考生屡出“奇”招 2012-6-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