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承载着“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的“向阳红09”船汽笛长鸣,缓缓驶离江苏江阴的苏南码头,即将奔赴地球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向人类历史上首个载人深潜7000米级海试发起挑战。
马里亚纳海沟最大深度达1万多米。“向阳红09”船将经过大约一周航行,在这里开始7000米级海试。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副局长、中国载人深潜7000米级海试临时党委书记刘心成说:“‘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经过1000米、3000米和5000米的海试,今年将向7000米发起冲击。虽然深度只增加了2000米,但面临的挑战与困难并不能用增加的深度来衡量,因为这是人类首次载人深潜7000米级海试,无经验可循,而且最后阶段的困难往往最大。”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总设计师徐芑南介绍,为“备战”7000米级海试,潜器主要进行了3个方面的改进和完善:首先是液压系统的改进,以最大限度地适应7000米海底高压和低温的环境;其次,对高清视频系统进行完善,对潜器前端的16个灯重新进行布局,使灯光照射面更加合理,使摄像视频更加清晰、色彩更加逼真;同时在潜器上安装了GPS定位装置。潜器上有很多定位装置,GPS是为完成作业、遇到大风大雨的恶劣天气时能以最快速度、最短时间定位潜器。
母船保障方面,“向阳红09”船于今年3月份在船厂完成了108项维修、维护工作,更换了超短基限,更新了温盐深测量仪(CTD),安装了8000米绞车L架,并增加了其他考察功能。“船舶维修、维护完毕后,我们进行了主机和辅机调试,并在青岛近海进行了36小时的试航。”“向阳红09”船轮机长刘军告诉记者。
我国首批两名潜航员唐嘉陵和付文韬将肩负潜器下潜、上升、坐底实验和故障排除的重任。对于7000米级海试,他们表示,有了前3次的经验,加上在无锡的集训,他们心态更好、信心更足。“这次作业时间将超过10个小时,整个过程注意力都是高度集中的,所以对心理和体能是个挑战,但我们还是很有信心。”付文韬说。
唐嘉陵坦言:“我对深潜依然怀有敬畏感,这促使我要更加细心地去完成这项作业。”
“蛟龙”号深潜海试是国家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的重点专项,由国家海洋局组织,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作为主牵头单位,会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中国科学院等部门共同实施。7000米级海试将有18个单位的96名参试人员组成,预计7月中旬返回青岛。(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