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今日塘下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24个农家书屋成塘下百姓“充电站”,村民说:
“这是一个长知识的好地方”
■记者 黄丽云/文 杨微微/图
  官进村农家书屋

  “我法律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想多看看这些书,增长见识。”昨日,塘下镇韩田村农家书屋,村民钟美玲正认真地翻看一本法律书籍。据悉,该镇已建成24个农家书屋,其中10多个已向村民开放,大大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

  农民渴望读书,但实际情况是农民的图书拥有量与城市居民差距较大。为了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读书难”问题,满足他们的文化需要,我市今年实施了农家书屋工程。当前,塘下已建成24个农家书屋。

  在海安的蒋幼山故居一楼,建成了一个约60平方米的农家书屋,摆上了1700多册图书,每本书贴上序号标签,边上有各种杂志和报纸。隔壁还有一个阅览室,村民可以坐在这里看书。

  蒋幼山,上世纪40年代名噪一时的铜钟功和小八卦拳的传授者,将铜钟气功推广至国外的先行者。眼下,蒋幼山故居正处于整修,前来借阅图书的村民还不是很多。海安办事处副主任缪志捷表示,整修后,蒋幼山故居将成为一个旅游景点,将农家书屋建在其中,可以让前来借阅的村民免费参观,更好地传承前人精神。

  塘下现有的24个农家书屋中,投入资金最多的要数韩田村农家书屋,共投入11万多元。40多岁的钟美玲常来这里“充电”,“这是一个增长知识的好地方。我最近常看法律类、教育类的书,既可以充实自己,还可以学到不少如何和孩子们沟通的知识。有时,我也会找一些食谱,尝试着做美食给家人吃。”

  该书屋管理员李瑞雪说,平时业余时间和周末,来看书的人比较多,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

  该镇文化站站长黄秀红表示,农家书屋有娱乐、教育等功能,定位是成为农民的学习、休闲场所。为此,农家书屋里的大部分图书是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情趣类的,将学习寓于娱乐之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最新闻
   第03版:在现场
   第04版:微播报
   第05版:百姓事
   第06版:议事厅
   第07版:今日塘下
   第08版:今日塘下民情
   第09版:今日塘下产业
   第10版:今日塘下视点
   第11版:温州垟
   第12版:远望角
   第13版:专 版
   第14版:广 告
   第15版:乐周刊
   第16版:广 告
“这是一个长知识的好地方”
最后一轮
投票
即日开始
10辆电动保洁车上岗“执勤”
将拆违进行到底
瑞安日报 今日塘下 07 “这是一个长知识的好地方” ■记者 黄丽云/文 杨微微/图 2012-6-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