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6月18日17时许,中国航天员景海鹏成功开启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实验舱舱门,以漂浮姿态进入天宫一号。随后航天员刘旺、女航天员刘洋也以同样姿态进入天宫一号。他们的状态良好,按地面指令一起微笑挥手致意。中国航天员首次访问在轨飞行器获得圆满成功。
记者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大屏幕上看到,此前,在神舟九号飞船内,3名航天员解开束缚带从座椅上缓缓起身。根据地面指令,航天员依次打开返回舱舱门平衡阀和返回舱门,进入轨道舱。3名航天员在轨道舱脱下舱内航天服,换上蓝色工作服。
在完成各项准备后,航天员顺利开启轨道舱舱门,进入对接通道。此后,景海鹏和刘旺进入天宫一号实验舱。在此期间,女航天员刘洋在返回舱值守。十几分钟后,女航天员刘洋也进入天宫一号实验舱。
3名航天员将在天宫一号内开展多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活动。
6月18日14时许,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九号飞船进行了自动交会对接。按计划,航天员将在天宫一号中工作生活6天左右。
(据新华社)
相关链接
神九减少一次变轨
由于科技人员的精测妙控,神舟九号飞船在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前原定实施5次变轨,实际只实施4次就被准确导引至天宫一号后下方52公里处的交会对接入口。
据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研究员唐歌实介绍,中心通过精密定轨和精确的轨控效果标定,研究分析认为第5圈和第19圈轨道控制将对轨道面产生一个固定偏差,因此可以利用这个偏差,来替代第13圈的轨道面修正,从而取消原来设计的轨道面修正控制,将原来设计的5次变轨减为4次,在简化飞行控制操作的同时,也提高了航天员和飞行控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