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高考结束后,如何填报志愿成了家长和考生们最关注的话题。近日,由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市教育局主办,新华书店承办的《玉海讲坛》—2012年高考志愿填报讲座,邀请《浙江省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主编、杭州众才高考服务中心主任张雪平为近千名考生与家长答疑解惑。
“每年因填报志愿而落榜的学生不在少数。理科生每批次平均落榜率达12.03%。”张雪平从考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典型事例深入浅出地解说,为现场考生和家长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以及填报志愿技巧。他说,我省高考志愿填报自2007年开始实行“平行志愿”政策以来,已有五六年时间,普通文理科第一至三批均可填报5个平行志愿,采取“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八字方针,即在每批平行志愿投档时,按科类及考试类别,根据考生总分高低,依次对考生所填报的平行志愿从A院校到E院校的顺序逐个检索,被检索的志愿中一旦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
因此,学生在填志愿之前,要先详细研读学校《招生章程》、专业录取规则、有无专业极差规定、对身体要求,以及专业对单科成绩的要求、学费、住宿等等信息。条件允许下,考生亦可到有意向的学校参观考察。
张雪平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成功投档,并非就一定被录取。“考试院按照招生数的110%至120%阅档,这就意味着必然有10%至20%的考生被退档。”张雪平介绍,进入“征求平行志愿”环节,同样存在着投档而未被录取的风险。而避免风险,也有秘诀,里面的玄机就是算自己的“腿长”,找“门当户对”的学校。
“考生的‘腿’越长,能够迈进的门槛就越高。”所谓“腿”长,即高考总分减去批次录取分数线后的相对分,然后参考学校最近几年的录取分,就高不就低,找到“门当户对”的学校。以学校为主来填,高门槛的A、B院校拿来冲一冲,中门槛的C、D院校要稳妥,低门槛的E院校为保底学校,确保顺利投档;以理想专业为主,重点把握A院校,即最大把握能上的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