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天放晴了,市国土资源局塘下管理分局负责测绘的工作人员和村干部一起进村入户,仔细丈量每一寸土地,确认土地性质。
今年6月25日是第22个全国土地日,主题“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针对土地保护,塘下镇积极开展基本农田责任书签订、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拆除违章返耕、合理利用闲置土地等工作,切实保护塘下耕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保护2.09万亩基本农田
“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和搞林粮间作以及超标准建设农田林网;除法律规定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以外,不准非农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这是记者日前在浦桥村田间插着的一块警告牌上看到的内容,上面写着该块基本农田的详细信息及基本农田保护的“五不准”。
塘下镇今年确定了2.09万亩基本农田,分布在54个村,目前54个村均已签订基本农田责任书。为明确基本农田保护区,塘下镇共设下105个界桩,并在35个村的基本农田里设置警告牌。
基本农田是耕地的一部分,而且是高产优质的耕地,老百姓称之为“吃饭田”、“保命田”。
市国土资源局塘下管理分局副局长张裕进介绍,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以满足我国未来人口和国民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为农业生产乃至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起到保障作用。
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可协调农业用地与建设用地的矛盾,较好地处理“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关系,同时也严格控制了对耕地的占用,切实保护了耕地,对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明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
4月9日,塘下镇正式启动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36个行政村的403宗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和220宗国有土地的外业调查,完成率为40%。
张裕进介绍,塘下的飞地(指隶属于某一行政区管辖但不与本区毗连的土地)、叉地(村界间交叉的土地)较多,如何解决存在争议的地块是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中的难点。为此,该镇成立了争议调处工作小组,解决调查中出现的争议地块。
上灶村和下村村交界处有一块山地,因标识不明,两村村民一直为此地块争得面红耳赤。争议调处工作人员带领两个村的村干部及知情的老人,上山具体考察,最终采用截弯取直的方法,重新明确地界,几十年的争议就此“落幕”。
海西村目前已基本完成村集体所有土地的外业工作实际调查,该村同海北村山界的纠纷也在此次工作中解决。“我们同技术人员一起,进山入农田,共同明确自己村的地界,渐渐清晰自己村有多少农田、多少山地。”海西村村委会主任钱国荪说,“大家都很支持这项工作,7月初,我们村就要进行三分三改工作,如果对自己村的土地资源心里没底,那这项工作就没办法开展。”
塘下用地情况状况较复杂,塘下国土分局在开展工作时进行了分类处理。塘下工业企业内部存在的一些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道路、公园等,一些已建成的基础设施(手续不完备或权属状况不明确的)、原乡镇林场、茶场、盐场权属不明的均暂缓登记。
张裕进表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是保护农民土地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稳定的根本途径。通过该项工作,依法确定农民和集体土地所有权及其范围,依法对存在争议的土地进行调解、确权,将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土地权属纠纷,消除农村不稳定因素。
以前,村界的划分以文字和界桩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的现状会被破坏:山沟可能会消失,界桩可能会碎裂,由此造成村界不明。而此次确定的村界将在图纸上做详细的标识,无论界桩如何,只要翻看图纸,村界就会一目了然。
据悉,至今年10月底,塘下镇将全面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
严格执法确保耕地面积
今年,全市打响“拆违美化城乡环境大整治行动”,市国土资源局塘下管理分局配合塘下镇拆违工作,截至当前,塘下镇已经拆除违章面积40多万平方米。
市国土资源局塘下管理分局副局长戴云涛介绍,拆除的违章部分均为“历史性”违章,属于占用耕地、林地以及未利用土地的违法使用。据悉,拆除的违章土地,下步将进行具体规划,用于建设项目落实、基础设施用地建设或是绿化用地。
“这里原来是一厂房的仓库,年初被拆除,经过多次翻耕后,现在已经种上农作物了。”昨日,在新渎村的农田里,市国土资源局塘下管理分局工作人员指着农田告诉记者。
“农耕土地被用于违法用地建设厂房后,土地受污染严重,部分污染较重的土地需下挖0.3至0.5米,再经过反复翻耕,情况较好的一般在2季后才能种植农作物,严重的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戴云涛说。
据了解,去年塘下镇土地卫片执法检查33.5亩,均已恢复原来面貌,有些农田经过反复翻耕后已经种上农作物。
加强闲置土地管理
造成土地转而未供的主要原因是基础设施未完成、规划功能限制等,投资者受市场的影响大,导致土地出让公开挂牌后无人招牌供不出去。而造成土地供而未用的原因主要是在建企业资金不够等,导致建设项目迟迟不能开工。
“转而未供和供而未用均被称为闲置土地。”戴云涛介绍,“今年塘下镇转而未供土地1515亩、供而未用土地2056亩。截至当前,已完成政府投资项目144亩,政府投资项目已到约定开工时间的已开工建设125亩。”
针对转而未供,供而未用的问题,市国土资源局塘下管理分局对转而未供土地尽快启动规划调整、审核等工作,专门成立安置留地、旧村改造等工作小组,帮助项目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将项目尽快落实。
供而未用牵涉到民生工程或基础设施工程,该分局帮助项目寻找融资平台,为项目对接寻找合作伙伴。“官渎村要建商贸大厦,我们就帮村里去寻找融资平台及合作单位来共同建设。”戴云涛表示,对供而未用土地除帮助评估土地价值、寻找融资外,在政策上也给予支持,提高容积率,实施“退二进三”,从项目上帮助企业改变使用功能。
据悉,近期,该分局将对供地未用的建设项目进行一次排查,按照国土资源部最新规定,如发现闲置一年的建设项目收取地价款20%的土地闲置费,闲置2年以上的依法按程序收回。
相关连接:
什么是卫片
卫片执法检查及作用?
卫片是卫星遥感影像图片的简称,是利用卫片遥感监测等技术手段制作的叠加监测发现的地形地貌变化位置及有关要素后形成的专题影像图片。
卫片执法检查就是依据卫片对一个行政区域的土地利用和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情况开展执法检查,通过对卫片监测所反映土地利用情况发生变化的地块和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情况逐一进行核查,掌握该行政区域内新增建设用地和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情况,发现、制止并查处违法用地和违法勘查开采矿产资源行为。
实践证明,卫片执法检查作为一种新的国土资源执法监管手段,为及时发现、制止和查处各类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也为更加准确地评价一个地区的土地管理秩序提供了客观、公正的依据。将遥感监测应用于土地、矿产资源执法监察,是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方式的重大创新,也是执法监察工作由被动走向主动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