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江南岸龙舟戏水,林垟水乡群英争霸。
昨天上午,市水上活动中心启用暨体育竞技龙舟活动仪式在南滨街道直洛村举行。“加油!加油!……”现场观众的呐喊声、竞技龙舟的锣鼓声、桨手们的吆喝声与木桨拍击水面的激荡声,交汇成了一曲激情交响乐。
围观群众:耄耋夫妻“手拉手”观赛
上午8时50分许,位于南滨街道林垟十八亩河水域的市水上活动中心两边游客便道上,早已挤满了前来观看的群众。人群中,有一对耄耋老人特别引人注目。老爷爷将一辆三轮车停靠在护栏边,车上,一位满头银丝的老奶奶坐在椅子上,笑着关注着河面上的龙舟动向。
老爷爷名叫彭碎拱,今年80岁高龄。他扶着椅子,乐呵呵地向记者介绍:“老伴叫周青柳,我们都是直洛村村民。听说,这里有竞技龙舟活动,我一大早就骑车带她过来了。她腿脚不方便,但特别想看龙舟比赛。”
彭碎拱老人早年曾参加民间划龙舟活动,看了昨日的竞技龙舟后,他感慨道:“以前,划龙舟要‘摆香案’,比较封建迷信,但今天的竞技龙舟,变成了一项纯体育活动,很文明,不存在什么摊派‘龙船银’的事情。”
“爷爷,你看,龙舟开始划了。”在活动现场,一位女孩拉着一老人的手,指着前方兴奋地说。上午9时10分,家住市区的退休干部苏斌带着刚参加完高考的孙女,到这里看体育竞技龙舟,舒缓紧张心情,感受传统文化。
“我市开展体育竞技龙舟活动,不仅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而且改变了传统龙舟的迷信色彩,现场非常热闹,也很新鲜。”苏斌笑着说。
南滨街道林垟大桥村村民宋成超说,希望端午节那天可以看到更精彩的比赛。
龙舟队员:放下生意连夜返乡参赛
昨天的龙舟竞技活动,不仅吸引了上千观众前来加油助威,还让不少龙舟队的队员暂时放下工作,甚至从省外特意赶回家乡,感受体育竞技龙舟的魅力。
安阳街道龙舟队的划手林允楷便是其中一位。林允楷现在福建省福鼎市办企业,听说我市首次开展体育竞技龙舟活动,他连夜赶回来参加。“竞技龙舟中,鼓手是队伍的灵魂,舵手则是队伍的核心。”虽然是第一次划体育竞技龙舟,但谈起龙舟,林允楷头头是道,“这种体育竞技龙舟很好,今天明显感觉到‘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氛围,大家都说重在参与。原来那种村际的纠葛、宗族的纷争在这次活动中荡然无存。”
“快看,动感龙舟来了!”只见一排身穿黄色队服的龙舟队员,快速出现在观众面前。随着槌和鼓的每一次接触,一条条健硕、黝黑的臂膀整齐划一向后挥出,溅起一道道水花,引得围观群众阵阵喝彩声。
“与我们划过的众多河道相比,无论水质还是适航性,这片水域都算比较好的。”市动感龙舟队队长林仕锡笑着说,“以前,在其他一些地方划过之后,听说个别队员身上还出现了红疹。这里的水质不错,我们都用河水擦洗脸上、手上的汗渍。”
据悉,昨天共有10支龙舟队参加活动,其中既有声名在外的市动感龙舟队和汀田街道公牛龙舟队,也有来自安阳街道、南滨街道和汀田街道的民间业余龙舟队,他们都是第一次参加体育竞技龙舟活动。
[各方声音]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此次开展体育竞技龙舟活动,符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也符合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得到了大多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陈朝真(市环保局副局长):
以往,在划传统龙舟期间,噪音扰民现象比较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现在,集中在南滨街道开展体育竞技龙舟活动,使噪音远离了住宅区;另外,与其它水域相比,南滨街道的水质更好一些,更有利于开展体育竞技龙舟活动。
谢世虎(飞云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今年,我们街道通过“政策宣传、动态掌握、强化疏导”三大工作措施,将往年用于划龙舟管理的资金拿出来,在端午节前后,以社区为单位举办了象棋比赛、全民运动会、社区粽艺大赛等群众文体和民俗文化活动,代替了划传统龙舟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余建胜(市龙舟办副主任):
此次体育竞技龙舟活动,是政府主导的。下一步,计划成立市龙舟协会,引入民间力量,通过龙舟协会的自律管理,进而实现对龙舟活动的监督管理。
徐女士(高三学生家长):
记得几年前,划传统龙舟都在中高考期间,产生的噪音严重影响了考生学习。今年,全市禁止民间划龙舟,我儿子就没有受到噪音影响。
苏先生(企业主):
以前划龙舟,村里都有摊派“龙船银”,要到企业收钱,这对我们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今年,开展体育竞技龙舟后,就文明多了,企业也不用再捐钱了,即便企业主自己去划龙舟,也几乎不用什么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