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阮国胜 记者 金行哲)今年12月2日,是我国首个“全国交通安全日”。随着冬季到来,天气状况复杂多变,人们反应相对迟缓,行车进入交通事故多发期,稍有疏忽就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交警提醒,驾驶员要增强冬季行车安全意识,加强冬季驾驶知识和技能学习。
安全意识淡薄使冬季事故多发
据交警部门分析,我市冬季道路交通事故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山区和半山区道路的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危险路段事故多发;二是雨、雪、雾等恶劣气候条件下公路事故多发;三是午间、夜间两个时段事故多发;四是由超速、超载、无证驾驶、酒后驾驶、疲劳驾驶和低速货车等交通违法行为引起的事故多发,另外年底交通运输繁忙,过境大客车、货车事故多发。
市交警大队一负责人表示,进入初冬时节,降温、大雾、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的多发,行车能见度低,受此影响驾驶员反应能力下降,标志、标线等交通安全设施辨别效果也较差,再加上盲目驾驶、路面湿滑等原因,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驾驶员一个很小的不良驾驶习惯,往往可能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该负责人说,冬季事故多发主要是因为驾驶员的交通安全和法律意识淡薄。
刚进入冬季,天气不会一下子变得很冷,有些驾驶员的心理往往会松懈下来,容易出现疲劳驾驶、超速、超载、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违法停车、酒后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因此要预防冬季交通事故发生,首先是驾驶员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提高安全意识。
6条冬季安全行车建议
冬季霜多、雾多、雨雪多、气温低、环境复杂,对行车安全有较大的影响。同时,许多驾驶员对冬季道路情况不熟悉,尤其新手驾驶员不太了解冬季行车特点,容易引发事故。为此,驾驶员应提高认识,加强对冬季驾驶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近日,市交警大队根据我市道路交通情况,特整理出6条冬季安全行车特点及技巧,帮助驾驶员更好地防冻、防滑、防事故,掌握处理冬季驾驶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和方法。
建议一:及时除雾、用好车灯
冬天雨雪天多,能见度差,而车内人体的热气常会在挡风玻璃上形成薄雾,妨碍驾驶视线。所以,一方面必须确保车内除雾抽湿装备能正常运转;另一方面,用好车灯十分重要。在户外驾驶时,尽量打开灯光,利用好闪灯和雾灯等。
建议二:加注前挡风玻璃清洗液
冬天行车时,挡风玻璃上常会因雨雪在窗外形成一层薄冰,影响视线,妨碍安全行车。而挡风玻璃清洗液具有化冰的作用,雨雪天行车可不断喷洒玻璃清洗液来除冰。
建议三:换上冬季轮胎
冬天路面与轮胎间的摩擦系数减小,轮胎抓地能力有所降低。一方面要检查车胎花纹等情况,有条件的车主不妨为爱车换上冬季轮胎;其次,若是后轮驱动车的,可在后车厢增加负重,压住后轮,增大车辆的抓地力。
建议四:匀速行驶注意侧滑
冬季行车,特别是刚上路时,一定要控制车速,尽量让车匀速行驶。在冰雪路面上行车时,应根据道路情况、车辆技术状况和自身驾车技术等掌握好车速,提速要缓慢,加速、操纵转向盘不可过猛,合理使用变速器。在冰雪路面上行车,绝对禁止使用紧急制动,因为这时紧急制动不但不能将车立即停住,反而会引起车辆的侧滑。
建议五:切忌超速驾驶
冬季路面湿滑,轮胎橡胶在低温下抓地性能也随之变弱,紧急制动所需距离较夏季增长。因此,在自驾出行时,切忌超速驾驶。跟车时,必须保持更大的车距。
建议六:超前车注意让道
冬季的风较大,前车不易听到后车的喇叭声,因此超车时应运用喇叭和前照灯提示,待前车做出让道动作时再超车。冬季在有冰雪的天气超车很危险,建议原则上不要超车。如果非超不可,必须选择宽阔平直的路面、有足够安全距离的路段,待前车让路让速后方可超越,且超过前车后不要马上向回变线,以尽量给被超车留出足够的安全距离,切忌高速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