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艳)近日,瑞安市总工会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全国工会职工法律援助等维权服务先进单位”,是今年温州地区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单位。
近年来,我市总工会坚持“维护法律,热情服务,扶弱济贫,匡扶正义”的法律援助基本原则,结合实际,高度重视职工法律援助等维权服务工作;积极主动参与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牢固树立“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理念,建立健全职工法律援助等多项维权服务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制度,加大帮扶力度,深入开展法律援助宣传和咨询活动,扎实做好职工法律援助等维权服务工作,还专门成立职工法律维权中心、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等,为在我市的务工人员提供专业法律服务。
职工法律维权中心
让职工敢于打官司
正是有了市总工会职工维权帮扶中心的帮助,今年5月份,外来务工人员小谭重新找到了一份工作。此前,小谭因工受伤,经鉴定构成十级伤残,但其所在的某钻探工具厂却拒绝赔付。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小谭向市总工会职工维权帮扶中心寻求帮助。很快,受理律师得知了小谭担心诉讼过程太长、等不起的顾虑,因此并未立即启动仲裁程序,而是帮忙联系该工具厂负责人,并告知其法定的赔偿金额及相关法律依据。经过一周时间的多次耐心调解,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厂方向小谭一次性支付25500元赔偿款。本案未经仲裁或诉讼即圆满解决。
“以前说起打官司,心里就惴惴的,毕竟在异地,人生地不熟的,吃些亏也都忍了。现在有了职工法律维权中心,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去维护自己的权益,只要有理,打官司就一点都不怕。”说起维权一事,小谭至今感怀在心。
此前,我市的劳资纠纷案件大多由劳动仲裁机构裁决或法院判决,但随着这类案件的猛增,致使这些部门往往力不从心,一些年初受理的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可能要排到当年10月才能处理好,致使一部分劳动者的合理权益得不到及时维护。
为破解这一难题,2002年,市总工会创建了市工会劳工诉讼代理中心,针对广大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援助。这个代理中心,就是现在市总工会职工法律维权中心的前身。2005年,市总工会组建了职工法律维权中心,该中心受理大量的拖欠工资、工伤事故案例,对部分家庭贫困的外来务工人员,不收代理费,对办案人员取证的交通费、法律文书的打印费等支出,由维权中心先行垫付。据统计,目前该维权帮扶中心已接待职工来信来访6100多人次,办结案件600多件。
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
更好化解劳动争议
“你有什么问题?希望中心帮助解决。”
“主要是工资问题。”
“是第一次来吗?”
“是的,老乡告诉我,说中心能替咱外来打工人说话,帮忙调解。”
在我市,帮助务工人员调解劳动争议的除了市总工会职工法律维权中心外,还有市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
今年10月5日,江西籍饶光明等17人来到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希望该中心能帮助解决工资问题。原来,饶光明等人所在的鞋厂因拆违要搬迁,饶光明等人因为居住地离新厂址太远而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的请求,但厂方不愿同时解约,结果双方就工资结算及经济补偿金问题产生纠纷。经该调解中心的深入调解,成功稳定了双方情绪。最终,双方各自退让,以合同保底工资及每人适当的经济补偿,最终达成了一致协议,化解了一个可能导致群体性事件的隐患。
2011年,为了更有效化解劳动争议,市总工会同司法、劳动等部门共同发起成立瑞安市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聘请专职律师担任调解员,其工作职责除了调解劳资矛盾外,还负责相关法律、法规咨询和宣传,分担了职工法律维权中心的一部分工作。
在这个调解中心,工会负责当好企业、职工“娘家人”,在调解中发挥好沟通联系的作用;政法综治部门负责加强对调解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督查指导;人力社保部门充当“主力军”作用,全力化解劳动争议矛盾;司法行政部门重点抓好调解工作的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据统计,成立当年,该中心便成功调解54起案件。
开展职工法律培训
提升职工维权意识
“职工要保障自身权益,除了维权中心和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的帮助,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是首位。”市总工会一负责人表示,在加强职工的法律意识方面,市总工会特别组织嘉利特、飞跃、奥光、高氏杰等企业开展职工法律培训,引导瑞安企业自发开展各类法律培训,有效提升广大职工的维权意识。不久,我市针纺行业工会、礼品行业工会也相继举行了规模不一的职工法律培训活动,让更多职工受益,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