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魟魚丸子:@瑞安日报-报料王 奶奶在制作苦槠豆腐,温州古老的做法,代代相传的哦!先将打磨好的苦槠果子倒入桶里,然后开始煮。最后倒入模具里,结成块状,切开,晒干即可,对痢疾和止泻有独到的疗效。
记者核实
苦槠树常年碧绿,树的叶子呈椭圆状卵形或椭圆形,顶端逐渐变成针刺形,长出来的果子味微苦。秋天是苦槠成熟的季节,秋风一吹,它们会争先恐后地从树上自然下落。苦槠通气解暑、去滞化淤,特别是对痢疾和止泻有独到的疗效。
因为@魟魚丸子 拍的制作过程并不清晰,记者特地咨询了湖岭镇制作苦槠豆腐的能手林阿婆。
林阿婆说,苦槠豆腐的制作需要经过9道程序:到苦槠树下捡苦槠、剥软壳、晒苦槠、压碎苦槠里壳、捡苦槠白、用水浸泡、用石磨磨碎、放到锅里搅拌至熟,最后还要将熟了的苦槠切成条状晒干。
“整个制作过程,最费力的就是捡苦槠白,因为苦槠被棍子压过之后,硬壳和苦槠白混在一起,有个别壳还没有和苦槠白分离,就需要将硬壳一点一点地抠开,往往一个下午的时间只能捡5斤苦槠果肉。”林阿婆说。
林阿婆介绍,制作苦槠豆腐最需要技巧的是在锅中搅拌至熟的过程,火候要控制好,太小了,很难熟,太大了,又容易将苦槠肉烧糊。“刚开始做容易糊,不过慢慢就掌握技巧了。”林阿婆笑着说。
(记者 项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