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谣言”折射科学普及之痛
■项建达
近日,有关“2012年12月21日(冬至),地球将会有连续3天的黑夜”的流言不断在坊间流传。一些听信流言的民众在集市上疯狂抢购白蜡烛和火柴,造成白蜡烛脱销……于是,不少人惊呼,美国灾难大片《2012》中毁灭性的场景真的会出现吗?
众所周知,关于“世界末日”的说法早已不是第一次出现了。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人预言说1982年将发生“木星效应”,会导致地球环境的剧烈变动;随后,又有人预言1999年的某个时刻,巨大的宇宙波将袭击地球;到了2000年5月5日,很多世界末日学说的信徒再次期待“大地变形”这个日子……最终,这些以讹传讹的版本不一的“预言”,都一次次“失灵”而成为人们的笑料。
其实,只要稍有点科学常识的人都知道,2012不可能出现所谓的世界末日,地球也不可能出现连续3天昏天黑地的情况。试想,就算真的出现这种可怕的极夜现象,即便将整个地球的燃料全部燃烧,也是无法驱赶随之而来的严寒的,抢购那些蜡烛火柴又有什么用呢?地球的昼夜和四季变化,是地球自转和绕太阳公转产生的。按理说,类似这种斗移星转、昼夜交替的天文常识应当成为国人的共识,但如此荒诞不经的“连黑3日”发酵成口口相传的谣言,以至于让许多民众抓狂慌乱,甚至消极厌世准备等死、借机囤货、哄抬物价,这不能不说是谣言之祸,是民众之愚,更是科学普及之痛。
“末日谣言”的滋生,是部分民众内心恐惧的投射。而内心恐惧的产生,则源于对未来的无知和对不可抗力的焦虑。谣言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固然是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是我们错了一次,下次还会犯同样的错,就像以前抢过盐、抢过醋,现在又去抢蜡烛一样。因此,尽管每一次谣言引起疯狂抢购的背后,都是愚昧从众的人花冤枉钱买心安,尽管每一个谣言多归咎于民众的盲目跟风,但国人科学素养的缺失和科学普及教育的缺乏,才是问题产生的根源。
俗话说,流言止于智者。科学是破除谣言的最好利器。笔者认为,当流言传来时,政府和有关科普部门,应立即启动预警机制,及时运用科学知识辟谣和澄清;平时,则要常态化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浅显易懂的科普下乡和科普进社区教育活动,把科学知识送到千家万户。只要民众的科学素养提高了,对谣言的免疫力增强了,真正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那么迷信和不靠谱的流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我们期待,如此闹剧千万别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