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称社会关系很硬
自演“双簧”骗钱被抓
本报讯(通讯员 郑小亮 记者 陈瑞建)有人说中国是人情社会,遇到什么事情,总喜欢千方百计找熟人拉关系。于是,个别不法之徒趁机以帮人找关系为名实施诈骗。
瑞安男子林某,今年32岁,无正当职业,平时常出入各种娱乐场所,手戴卡地亚手表,腰系史蒂芬牌皮带,俨然一副大款派头。
今年8月份,林某认识了陕西籍女子杨某,向其吹嘘自己有很硬的社会关系网。涉世不深的杨某信以为真,将自己想考驾照但又不想通过正常程序“排队”的事向林某提了出来。林某爽快地应承下来,说自己在交警队和驾校里都有熟人,可以打招呼提前安排杨某学车。
杨某将这件事告诉了好姐妹陆某,陆某也来了兴趣,表示要和杨某一起报名学车。杨某主动联系了林某。见这两名年轻女子要上钩了,杨某心中暗喜,在电话里说自己马上和驾校的朋友联系。
随后,林某从其朋友陈某处骗来一张银行卡,又找来一部手机,伪装成陈某的身份用那个手机号与杨某联系,谎称自己是驾校教练,可以安排她们9月10日学车,但要求杨某将每人6800元的学车费先打到自己的银行卡上。杨某就将13600元打到林某指定的银行卡上,之后便安心等着“教练陈某”和自己联系学车。
林某骗到钱后,很快就挥霍掉了。直到原先约定的学车时间到了,杨某发短信来催问,林某只好以陈某的身份谎称这几天学车的人太多,得推迟到10月15日安排学车。
到了10月15日,“陈某”又谎称下星期安排杨某两人先站路当交通劝导员。到了下星期,“陈某”又称已经将站路的单子交给林某了,让杨某直接找林某拿单子去站路。杨某联系林某,林某自然是找各种借口推脱,迟迟不露面。
这样几次折腾,杨某二人感觉事有蹊跷,要求“陈某”退钱。“陈某”说可以,并说钱和报名材料都交给林某了。当然,林某肯定是不会让自己被找到的,一会说自己在上海,一会说自己在杭州,总之就是不出现。杨某二人这时已确定自己被骗了,遂到安阳派出所报案。
在调查追踪一段时间后,林某终被安阳派出所民警抓获。12月14日,林某因涉嫌诈骗被警方刑事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