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5版:有话说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标题

    给罚没物资多条“出路”

    ■王国荣

    瑞安工商局将侵犯商标权的300余辆自行车去除商标后,捐赠给市红十字会,再赠与一家企业的住厂外员工和贫困员工使用,以方便他们的出行(详见1月1日本报第2版)。尽管看起来是一则平常的图片报道,但却给人以新鲜感,它赋予了罚没物资以新的去处。

    对于罚没物资尤其是假冒商品的处理,过去我们看得较多的是付之一炬或者用压路机碾碎。当然也有依法进行公开拍卖的,但不多见;至于捐赠,更少。每当销毁现场浓烟滚滚烈焰冲天时,也不免听到为之可惜的叹息声,这里面有多少好穿好用的东西啊!是的,如果现场不封锁的话,肯定会有人去捡的。比如假冒商标的服装、鞋帽、箱包等产品,它们毕竟不是依法应予销毁的淫秽书刊、盗版光盘等违禁品,也不是必须销毁的劣质食品和药品等,对社会和人体健康不具有严重危害性。

    一烧了之,很简单。但是,从节能、环保的角度看问题,这种方法就太落后了。想过没有,销毁的物品中有塑料、橡胶、人造革等制品,焚烧时会分解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对水土和空气会造成怎样的污染?何必“大造声势”,为什么不采取“文气”些的方式,科学的方式?像淫秽书刊可以捣成纸浆,盗版光盘可以塑化,劣质电器分类回收可以提取钢材、塑料以及稀贵金属等。

    尤其,侵犯商标权的服装、鞋帽等物资,去除商标等必要的处理后,可以捐赠慈善机构或者救济贫困山区的民众。我们经常看到贫困地区的孩子少衣缺穿的新闻,有的大冷天脚上穿的是露着脚丫的破球鞋;近日又有报道说,广东湛江吴川市的部分孩子上学需自带课桌椅;之前湖北麻城以及湖南张家界、江西九江等地也出现过同样一幕。一些地方的穷,固然有地方政府不作为之故,但是撇开这个问题,如果我们能把经处理可用的罚没物资捐赠给他们,不正是雪中送炭吗?

    按照一些地方现有的罚没物资管理办法,除法律规定必须销毁的外,有些有使用价值的罚没物资,可以通过拍卖、捐赠等形式处理。然而,这一类的公开拍卖会不多,捐贫济困的形式就更少了。而且,有的部门将罚没物资长期堆积在仓库,疏于管理,甚至有的罚没物资(包括“暂扣”),任其在露天雨淋日晒。罚没行政行为,要么“高调”焚烧,只为造势;要么“低调”堆积,止于“罚没”。这两种罚没习惯,是不是需要改改?

    改,就是要给罚没物资更多的“出路”。像上述300辆假冒自行车那样“摘牌”后重生,捐赠给企业贫困员工是一个出路,当然如果能捐给贫困地区的贫困中学生代步更好。

    除了冒牌自行车,像侵犯商标权的服装、鞋帽等物资,如果依法拍卖,也拍卖不了几个钱,况且富有的国库也不稀罕这几个钱上缴。而衣食无忧的城里人,更不会去捡这个便宜货。付之一炬,绝对的无知。那么,总不能把这类库存长期积压烂掉吧?最好的办法是试着多给条出路,眼下捐赠,正是雪中送炭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要 闻
   第00003版:要 闻
   第00004版:最新闻
   第00005版:有话说
   第00006版:两会特别报道风采录
   第00007版:两会特别报道风采录
   第00008版:在现场
   第00009版:议事厅
   第00010版:竞技场
   第00011版:玉海楼
   第00012版:广告
   第00013版:专 版
   第00014版:学周刊
   第00015版:学周刊
   第00016版:广告
说“短话”
更需水平
图片新闻
精简务实的会风
可逐步形成
豪车排名毫无意义
健康强调管理
瑞安日报 有话说 00005 无标题 2013-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