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玲:
有着一颗为民请命的心
连续三届当选为政协委员的普通教师张秀玲,有着不普通的作为。她有一份为民请命的责任心,这促使她成为突出而优秀的政协委员。
2008年下半年,张秀玲曾提出使其骄傲的两个提案:一个是《关于整合乡土文化资源、打造历史名人长廊的建议》提案;另一个是《关于加快林垟湿地保护和开发的建议》提案,这两个提案都引起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她真心为群众做事,为能给当地百姓有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她细心观察周围的环境,把自己亲眼见到的,亲身经历的,再经过实地考察、调研,写成提案,向上级反映。
曾使她印象甚好的江南水乡,却在几年后,使她“刮目相看”。“河水变脏了,村庄显得凌乱,和我印象中那个江南水乡有着很不协调的痕迹,当地村民也怨言颇多。”这是她几年后亲自去湿地调研时所看到的景象。她不希望家乡的那块湿地重蹈覆辙。感触颇深的她,就写了一篇《关于加快林垟湿地保护和开发的建议》提案。正是这个提案,促使市政协人资环专委会组织部分委员,多次考察林垟湿地,并把它作为2012年重点调研,为此形成调研报告,引起市政府高度重视。
张秀玲在参政议政的10年间,积极参加政协的各种活动,她身上有着很多的头衔,这也是社会对她的肯定。作为学校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她努力做好教学与参政两不误。
繁重的工作量,使其身体超负荷运行。身为老师的她,除了教书育人,业余时间还常常伏案写作。2008年患上了腰椎突出,身体严重变形,无法行走,但她是高三班主任,为了不耽搁教学任务,住院才一个来月,稍微能够走路,就带病上课了。为此,她写了一篇博文来警醒自己。
一次政协交流会上,她以做个会生活的政协委员作为交流主题,她说“不管是委员还是什么职位,大家不要忘记,我们首先是一个人,除了履职,个人生活也要丰富多彩……我们委员虽然是精英,但也要不断学习。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最好的学习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