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瑞安之五
平安瑞安
筑牢城市和谐基石
■记者 金汝 金行哲 见习记者 钱枫枫/文 记者 孙凛/图
夜幕深降,华灯初上,灯光中处处透着温馨和祥和。广场上、小道中,市民们有的聚集着跳舞,有的悠闲地散步。
“我们瑞安很安全,不怕走夜道,可以多逛会儿,迟点回家也不怕。”他们用朴实地语言描述这平安城市,描述他们对生活环境的满足感。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富裕,安全的保障和不断增加财富的机会被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投资者、普通的市民,无不关心自己所在城市的安全。平安就像是坚实的基石,支撑着瑞安这座高楼大厦。
网友“亭子”说,在她心中“平安瑞安”的最佳模式自然就是古人所期待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让这种生活模式搬到现代生活中来,不用担心我们用不锈钢锻造的防盗门、防盗窗不够牢固。
市民张攸男勾画出的平安瑞安场景和想象,是建立起合理有效的城市监控管理系统,百密无疏的监测,随时随地的传输,指挥若定的行动,让犯罪无处下手、无处可遁,老百姓安居乐业。
银行取钱不紧张
1月4日15时,家住汀田的陈女士从市区一银行取出2万元现金,坦然走出银行,没有了几年前的胆战心惊。
2010年,同样也是一个冬日的午后,她经历过一回“飞车抢夺”。
陈女士办了一家卫浴作坊。当天下午,她从汀田一信用社里取出1.5万元现金,准备支付工人工资。刚走出信用社门口100多米,一辆无牌照摩托车忽然从身后靠近,车上后排的男青年“嗖”的一声夺走了她肩上的包。包内除了1.5万元现金,还有存折、身份证和信用卡等。
所幸,民警很快就抓住犯罪嫌疑人,破案了。但是,这件事情在陈女士的心里留下了阴影,每次从银行取了大额面值的现金,出来后都要左顾右盼。
然而,近年来我市治安情况的总体改善,让她不再有这样的担心。
就在昨天,她又从银行取了5万元现金。从银行出来后,一辆蓝白相间的“移动警务车”从她身边徐徐开过,闪烁的警灯让她格外安心。
不远处,一个治安岗亭里两名民警正在时刻关注着路面情况。
陈女士直言,几年前还经常听说有“飞车抢夺”的情况发生,一些单身女性更是歹徒下手的重点对象。随着这几年路面上监控密集了,巡逻民警增多了,社会治安变好了,“飞车抢夺”的事情也很少耳闻了。
调解员化干戈为玉帛
傅道春在汀田街道担任“老娘舅”已经很多年了,无论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还是涉及到社会稳定,他都要第一时间,将“剑拔弩张”缓和为“心平气和”。
2011年4月18日,汀田街道一家酒店发生了一起意外事故:一名四川籍年轻男子从酒店7楼坠楼身亡。小伙子2个月前曾在这家酒店打工,但工作不到10天就主动离职了。
事发当天,没人看到小伙子是怎么坠楼的,直到第二天,人们才发现小伙子的尸体。事后,警方详细勘查取证,确定小伙子是意外坠楼。
从四川赶来的死者家属有30多人,情绪十分激动,他们冲进酒店,要求酒店给说法并赔偿。但酒店认为己方没有过错,只愿意资助一点丧葬费。双方对立情绪十分严重。
在矛盾激化之前,作为汀田街道综治办主任,傅道春和同事立即介入此事。
他一方面安抚死者家属的情绪,摆事实、讲法理,“人死不能复生,我们理解你们的心情。但赔偿费的计算要有依据。如果事情闹大了,对你们没好处。”同时,他努力做通酒店负责人的思想工作。最终,当事双方达成调解,在协议书上签了字。
“调解纠纷,关键就是‘法’、‘情’两个字。只要耐住性子沉下心,大多数矛盾、纠纷都可以被遏制在萌芽阶段,和解后还不易产生新的矛盾。”傅道春说。
享受第二故乡的温暖
“我们新居民都在瑞安住得非常舒心。”暂住在飞云街道的湖南籍新居民肖永铭已经在瑞安工作数年,去年11月29日,肖永铭当选飞云街道首届新居民民意代表之一。
“老肖,前几年‘春运’购买火车票回老家,一排队就很久,购买汽车票价格又比平时高了许多。今年能不能替我们反映一下,统一订火车票?”
“老肖,我们在外打工,工余时间娱乐活动少,帮我们说说,多建几个图书室、体育场,让我们休闲有更多的去处。”
肖永铭身边不少新居民都喜欢向他吐露心声,而他也乐于当新居民群体中的“宣传员”、“联络员”、“调解员”。他说:“能作为新居民的民意代表,向基层干部反映新居民真实的生活情况,我感到很骄傲。”
去年,肖永铭的朋友李女士也来到了瑞安,本以为很麻烦的临时居住证,花了一个星期就办好了。
第一时间拿到临时居住证,这得益于我市实施的用人单位新居民自主管理制度。
李女士所在的企业设立了新居民服务管理室,实施自主管理。据该企业“新居民服务管理室”负责人说,以前企业员工办理居住登记需到当地派出所或警务室,但很多人因为工作繁忙,或者嫌麻烦,大多存在能拖就拖的心理。现在,可以统一采集新员工的资料,并录入系统,直接将资料传送至公安数据库,经辖区派出所工作人员逐一审核后,统一印发临时居住证,且送证上门。
该位负责人介绍,因为程序精简,员工办证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被动转为主动。“以前都是逼着员工办证,现在不同了。证件快到期了,员工都会提前一个月来‘管理室’,要求延长证件有效时间。”
平安创建写和谐
2004年6月,市委、市政府便提出创建“平安瑞安”,营造“四大环境”:营造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营造繁荣协调的经济环境、营造文明安康的生活环境。
去年,全市200个标准化社会治安岗亭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基本覆盖全市各繁华路段、复杂区域和主要路口,并与此前已建成的50个公安民警值守岗亭紧密联动。
以治安岗亭为基础,我市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警灯工程”建设,织起了一张社会治安防控网。截至去年12月底,我市“警灯工程”各岗亭值守人员在值守巡逻盘查中,共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26人,破获刑事案件46起,破获治安案件13起。
去年,我市全面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进一步调整网格设置,整合力量资源,建强基础服务团队。目前,我市共划分为2044个网格,建成社区群团组织515个,社区社会组织139个,社区志愿者组织389个,组建市、镇街(部门)、网格三级服务团队1632个,切实构筑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格化管理组织框架。去年累计录入各类信息72.5万条,化解矛盾纠纷3958起、消除治安隐患1431处、提供民生服务4752件。
去年,我市出台进一步加强新居民服务管理工作28条意见,进一步深化“海纳百川·大爱瑞安”系列活动和“就住、就业、就医”等十大工程,全面提升新居民服务管理水平。
今后的瑞安将继续追求平安:新型社会管理体系基本形成,安全生产监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更加完善,安全生产主要指标、刑事发案总量持续下降,社会保持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