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瑞安之四
文化瑞安
张扬城市独特魅力
■记者 金汝 金行哲 见习记者 钱枫枫/文 记者 孙凛/图
城市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文脉和灵魂,是城市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的总和,折射着一座城市的文明进程和文化积淀,聚合为一座城市的氛围和力量,无声地展示着城市的本色和魅力。
瑞安作为瓯越古邑,人杰地灵,文风鼎盛,素有“东南小邹鲁”之称。在城市发展脚步日益加快、生活节奏日益忙碌的今日,充满文化气息的城市形象对瑞安这座城市,对瑞安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轻松、愉悦、休闲才能营造出文化的氛围。”在一所中学任教的市民程女士说,年轻人爱看电影,每有新上映的电影,都爱去电影院“尝鲜”,这是年轻人的文化;老年人爱听鼓词,听着鼓词艺人一敲一打一张口,一哭一笑一说唱,也跟着“啷咯哩咯啷”,这是老年人的文化。
网友“李丽丽”心中的文化瑞安,应该有一流的大学、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及专业的文化机构,市里有图书馆,镇里、村里也有图书馆,小至每个企业也有图书室,满足所有对文化阅读有需求的人。
镇里多了一座图书馆
前日下午,一走进市图书馆马屿分馆,一股书香之气扑面而来。该分馆坐落在马屿镇篁社社区,面积约300平方米,于去年6月开工,12月5日正式开馆。馆内有图书外借室、报刊阅读室、电子阅览室,共有书籍1.1万册左右、杂志80余类、报纸40余种、光盘近1000盘以及13台供电子阅览的电脑。
据市图书馆副馆长王晓东介绍,无论是本地村民还是新居民,只要凭借个人身份证,再交100元押金即可办理读者证,凭读者证还可到电子阅览室免费阅览。
1月5日上午10时,已经从书架上取下3本书的孔小姐仍在马屿分馆内徘徊。她现在是马屿一家制鞋公司的文秘,经常利用晚上学习专业。“以前,我基本上半个月去一趟市图书馆借书,现在读者证可以通用了,坐车十多分钟就到马屿分馆了。”
“市图书馆马屿分馆内的书籍一般一季度左右会更新一次。”王晓东介绍,市图书馆马屿分馆由总馆统一调配图书,目前已经实现与市图书馆总馆联网,实现统一管理读者证可通用。
“非遗”鼓词薪火相传
年过八旬的阮世池在瑞安名气很大。12岁从艺,13岁首次登台献唱,如今的他是温州鼓词“阮派”唱腔的“掌门人”,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阮世池一生都为鼓词事业兢兢业业,整理旧词稿、撰写新鼓词、义务提携晚生后辈,用心传承温州鼓词这门传统文化。
瑞安最有特色的文化莫过于鼓词。但是,随着快节奏生活的冲击和西方文化的输入,曲艺人才队伍日渐萎缩,听众老龄化现象突出。
如何让韵律悠扬、唱腔优美的温州鼓词传承下去,成了摆在政府和文艺工作者面前的难题。
阮世池表示,温州鼓词的传承,除了艺人的自身努力之外,还需要培养观众,提供场地,依靠政府、民间共同支撑与保护。
去年2月24日,我市将第一个“文化良种”基地——温州鼓词演唱基地,安置在莘塍街道下村村莲花公园。
此举让阮世池老人很开心。他说,基地落户莘塍,对推动我市非遗保护和温州鼓词传承有较大的意义,有利于进一步打造提升瑞安中国曲艺之乡的文化品牌。
去年我市出台《关于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规定我市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和传承基地都会得到奖励和补助,被列入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以及传承人的传习活动都将得到保护和扶持。
不搓麻将改跳排舞
1月1日18时许,莘塍街道新兴公园内,许多排舞爱好者排成整齐的队伍,伴着极富动感的音乐声,踏着节拍翩翩起舞。
“我以前是个十足的麻将迷,一坐就是一整天。时间久了,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现在我天天跟朋友跳排舞,不但戒掉了麻将瘾,腰椎间盘毛病也有好转的迹象,这都是我们的排舞‘教头’的功劳。”莘塍街道的陈阿姨说。
陈阿姨口中的排舞“教头”是莘塍莘美俱乐部的排舞老师。该俱乐部于2010年成立,免费为附近村民培训排舞、健美操、快板、越剧等。只要不下雨,俱乐部的7名排舞老师就轮流到公园里教会员跳排舞。
据俱乐部负责人蔡燕燕介绍,自俱乐部成立以来,会员从最初的40多人增加至现在的200多人,不仅有莘塍当地居民,还吸引了上望、东山、汀田等附近镇街的村民。
蔡燕燕告诉记者:“免费为会员送‘文化’,感觉很开心、充实。看着会员们翩翩起舞,心里就有一种满足感。”
未来瑞安更有“文化范”
去年7月,市委全会审议通过《中共瑞安市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决定》,吹响了向文化强市建设进军的号角……
我市立足自身文化资源,加强文化的保护、继承、传播和创造,走出了一条向文化瑞安迈进的强劲之路。
据统计,全市普查登录不可移动文物3104处,其中正式上报国家文物局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数据库763处,基本信息点2272处。同时,我市采取政府投资和民间群众集资相结合的方式,对文物保护单位(点)进行抢救性修缮。
通过周末剧场、文化走亲等各种特色活动,文化的种子播撒到瑞安的各个角落。从村居到市级,公共文化设施星罗棋布,一张覆盖全市的公共文化设施网已基本成形。
丰厚的文化底蕴助推了文化产业的欣欣向荣。目前,我市有文化经营单位700多家,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超亿元。今后,我市将文化创意、文化会展、动漫游戏、包装印刷、文体休闲娱乐等产业列为重点产业,规划建设文化创意园、文化产业大楼等一批重点项目,力争到2016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以上。
今后的5年,瑞安将变得更加“文化”:文化更加开放包容,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建成全国文化先进市。公共文化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达1.37%以上,人均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达2.2平方米以上,学前3年教育入园率达98%以上,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5年,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达4.8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