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线上,机动车礼让行人了吗?》后续
瑞城“中国式过马路”调查
■见习记者 李心如 实习生 徐向左 叶近近 文/图
本报曾分别于1月15日、16日刊登了《女子站在斑马线上一动不动 竟被连撞两次》和《斑马线上,机动车礼让行人了吗?》两文,报道了四川刘女士过斑马线时先后被两车相撞,以及我市过斑马线的机动车,鲜有礼让行人行为。然而,我们在谴责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的同时,行人们是否文明过马路呢,对此,记者又展开了瑞城“中国式过马路”调查。
“中国式过马路”,由来已久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
我们都不陌生的一幕通常是这样:对面还是红灯,马路这边已经有人试探着往前迈步,他一步向前,留下的空隙则马上被身后的路人填补,于是,一个向前涌动的人群形成了。
日前,网友“这个绝对有意思”在新浪发微博称:“‘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这条微博引起了不少网友共鸣,并在网络上发酵。
想从哪过就哪过,斑马线形同虚设
昨日上午10时7分,记者来到拱瑞山路与万松东路交叉路口,而离这个交叉路口的最近红绿灯距离不到50米。
接下来的5分钟里,记者数了一下,共有22个人直接横穿马路,而他们离最近的斑马线,相距不过20米。更为夸张的是,有些路人明明离斑马线不过几米远,可偏偏“视而不见”。更悬的是,有一位女士,拿着手机边玩边从路中央穿过,而车子就跟她贴身而过。
记者发现,该交叉路口往拱瑞山路方向,有浙商和浦发两家银行,均靠近两头的斑马线,中间还有一个公交站点。“平时,我可能会走斑马线,但今天要去银行办事情,所以就顾不了那么多了。”“乱穿马路”的市民金小姐告诉记者,去银行办事的人很多,稍微去晚一点,拿排号就相差好几个,情急之下只好闯马路了。
正在等公交的一名中学生对记者说,他平时上学骑自行车比较多,因为知道骑车过马路很危险,所以一般会从斑马线上过马路,但步行的话,偶尔也会直接横穿马路。“有时候为了赶上课时间,看车子少时我就会直接横穿马路了。”
10时25分,记者来到安康路与拱瑞山路路口,同样,不少市民直接横穿马路,其中包括不少老年人。还有一位阿婆正推着婴儿车慢悠悠从马路中央走过(如图),与她相隔不到两米的地方就是斑马线。
“赶时间”与“没意识”成了不少市民不走斑马线横穿马路的直接原因。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许多行人随意穿越马路时,特别是在绿灯变红灯前的那几秒会下意识加快脚步通过,而这时候司机的加速意识也很强,行人如果“抢灯过路”,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据交警马屿中队民警薛道燃介绍,去年12月11日晚17时55分,现年70多岁的孙大爷在马屿镇钱马线姜山村路口横穿马路时,因未注意左侧来车,不慎被车子剐擦受伤。
薛道燃说,老年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低,横穿道路往往不太注意过往车辆,致使交通意外时常发生。他建议,行人横穿马路时,除了一定要遵守交通信号灯以外,还要注意两边来车方向,确定安全后方可通行。
人“齐”了就走,与红绿灯无关
一位母亲牵着女儿的手笑着从斑马线上横穿而过(如图),即便对面的交通信号灯上显示的是红灯。
这是昨日上午10时37分,记者在到隆山东路与兴隆北路路口看到的一幕。
记者在现场看到,5分钟的时间里,共有18个人在人行灯还是红灯的情况下过斑马线,其中大多是结伴而行,还有不少是老人和孕妇。
10时52分,记者来到万松路和虹桥路交叉路口。这里的车流量和人流量很大,结伴闯红灯过斑马线的情况更是普遍。在10分钟时间里,至少有12批路人直接闯红灯,而单独闯红灯的人也不在少数。
“这个路口走过去才10来秒,等红灯要几十秒,很浪费时间,而且也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这样。”市民叶先生说,他平时过斑马线基本不看到底是红灯还是绿灯。“能想到走斑马线,就可以了吧。要是旁边人多起来,大家都会自发地走过去了,这样也算是一种默契了。”叶先生说。而这种“大家一起过斑马线的盛况”被网友戏称为“中国式过马路”。
文明过马路,行人安全意识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