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猪源头和死因
必须查清
■王国荣
鲍田堤塘惊现百余头死猪,在瑞安大概不多见吧,特别是无洪涝等灾害、无大片畜牧疫情的日子里。那么,这么多偷偷丢弃在偏僻堤塘的死猪来自何方呢?尽管本报报道后,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作“无害化填埋”处理,但对死猪源头的追查不可能一“埋”了之。
这应该说是个大案子,绝对不像死一两只鸡鸭那么简单。从报道中看:有小部分死猪已腐烂得只剩下皮和骨头,水池也变得漆黑一片,连种植在水池里的树木也已全部枯死,而且在此严寒天都臭气弥漫了,可见这百余头死猪已经陈尸多日。此景,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变得遥远,让“打造干净整洁靓丽的人居环境”平添难度。
在此,我们暂且把“美丽××”之类的高调打住,说点实在的——即顺着畜牧兽医局局长陈国华在填埋现场表示“对此事进行继续调查”的话说下去,也即众人最关心的——死猪尸体的具体来源。
一下子偷倒100余头死猪,这养殖场规模恐怕不小吧?我国《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对养殖的许可证制度、强制免疫以及监管等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其中,经强制免疫的动物要建立免疫档案,加施畜禽标识代码,实施可追溯管理。这个标识俗称“耳标”,加施于牲畜耳部,用于证明牲畜身份,承载牲畜个体信息。两年前的一天,钱塘江边现百余头死猪,结果从耳标查实来自上游的兰溪。
那么,瑞安的这百余头猪尸有没有耳标?如果没有,是不是有可能来自无证地下养殖场?当然,来自正规养殖场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因为现在很多监管存在疏漏,有时甚至严重失控。陈局长告诉记者,“通过对附近3公里内存在的养猪厂的走访调查,发现了几家未经审批养猪场,系无证养殖场”。这是否是日常监管中的一个疏漏?初步走访调查就发现了几家,那如果深入调查、扩大公里数调查,是不是还会发现更多问题?说不定,源头在更远甚至瑞安以外的地方。
按相关法律规定,畜禽发病、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也须在动物免疫档案中载明。即便查到源头也仅仅是第一步,最要紧是要查明这百余头猪的死因,是冻死的还是病死的?到底是什么病?想想禽流感、口蹄疫的危害,再想想10年前那场人人谈“非”色变的SARS瘟疫,我们不但不能轻视一只死鸡,更不能不“高度重视”这百余头死猪的来源与死因。这既是对活着的牲畜的负责,更是对人的生命与健康的负责。
再疑难的案子也有蛛丝马迹,何况这百余头猪需要四个轮子运来。虽然事发半夜、地处偏僻、现场没有电子监控设备,但一个猪场一下少去这么多猪,目标不是一点点大。即便无证养殖场,也不可能打“地道战”吧?它总要进饲料、清猪粪、卖猪卖肉、与同行打交道吧?按照相关的法律责任,一个个查去,不信查不到。
当下,全市正在开展城乡环境大整治,市委书记陈建明强调对脏乱差要“零容忍”。那么,对有关畜牧疫情隐患可能的猪尸违法事件,更应该“零容忍”,而且要百分之百地“高度重视”。当然,如果能在出事前就“高度重视”,履行监管职责,加大监管力度,那就更棒了,根本用不着群众来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