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井垟涝区整治
规划修编启动
一期河道疏浚将在今年汛期到来之前完成
本报讯(记者 李群)日前,我市启动天井垟涝区整治规划修编工作,以更好地加快推进天井垟片涝区整治工程建设。据悉,天井垟综合治理一期工程自2011年4月启动以来,12条骨干河道疏浚工程已完成5条,余下7条将在今年汛期到来之前完成。
天井垟位于我市中西部,分属马屿、仙降两地,流域面积111.8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44.4平方公里,是我市重要产粮区之一。由于中部地势低洼,排涝河道断面不足,加上飞云江洪潮倒灌与顶托,成为典型的涝区。
2006年,我市编制完成《瑞安市天井垟片涝区整治规划》。2011年4月,天井垟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开工。一期工程主要包括疏浚河道,实施生态护岸,建设部分堤防,改建阻水桥梁,总投资1.39亿元,计划工期4年。疏浚河道工程计划完成12条骨干河道疏浚,共33.95公里,目前已完成5条河道,7条在建,将在2013年汛期来临之前完成。据悉,生态护岸工程将在今年上马,以巩固疏浚成果。
据市水利局规划科负责人介绍,随着天井垟综合治理工程的推进和飞云江独流入海河流治理工程天井垟段防洪堤的即将上马,已编制7年的原规划已不能满足目前工程建设需要,因此,我市启动规划修编工作,进一步优化规划,更好地推进天井垟片涝区整治。
据悉,天井垟综合治理一、二期工程竣工后,该片农业区排涝标准将达到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当天排出;村镇防洪能力明显提高,大部分村庄达到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不受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