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建设亟待加快
九三学社瑞安市委员会再提建议
2007年,九三学社瑞安市委员会针对我市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工程建设问题,提出了《加快我市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工程建设步伐》的提案,该提案得到市政协、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市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建设步伐大大加快。日处理能力7万吨的江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成投运并实现满负荷运行;马屿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已完工,年内可投入运行;江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开工建设;旧城区、安阳新区管网改造、莘塘片污水收集一、二级管网建设任务基本完成。
但对照温州市提出的“2014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100%”要求,我市污水收集系统处理工程建设还存在很大差距。首先是污水处理厂建设任务非常艰巨,江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施工图设计还未完成,陶山、湖岭、高楼三个镇的污水处理厂前期工作刚开始。其次,莘塘片截污工作进展不快,污水收集率还很低。江南片、陶山、湖岭、高楼片污水收集管网基本是空白。
为此,九三学社瑞安市委员会再次对我市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建设情况开展了调查研究,认为我市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建设还存在以下方面问题:
(一)体制不顺。污水收集处理工程涉及市域范围所有镇街,投资巨大,项目众多。要组织好这项工程必须理顺建设管理体制,明确各参建单位的职责和任务。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一建设主体多元,建设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部门之间、部门和镇街之间无法形成合力。二是职责不明,市给排水建设管理办公室和市排水公司作用无法发挥。这两个单位目前还处于筹建状态,其机构性质、工作职能还未明确,人员、经费还未落实到位,工作无法开展。
(二)方案未制订。目前我市还没有围绕“三个百分百”的目标,制定出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实施方案,工程建设目标不明确,任务未分解,计划未制订,保障不到位。
(三)机制不健全。缺乏一整套的组织、协调、监督、保障机制。部门之间、部门和镇街之间协调不够,工作缺乏系统性。
(四)政策不配套。一是审批时间长,审批环节繁琐,制约目标任务的实现。二是资金保障政策未出台,工程建设缺乏保障,群众参与度不高。
对策建议
(一) 理顺建设管理体制。一要尽快健全机构,明确职能。建议整合现有指挥部的力量,抓紧完成给排水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排水公司两个单位的组建工作。明确新组建部门职能和任务,落实人员和经费,尽快承担起全市污水管网系统工程建设、运行管理任务,真正形成建管一体化。二要理顺建设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部门、镇街相关工作职能,加强部门之间、部门与镇街之间的协调配合。
(二)编制实施方案。建议市政府围绕2014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100%的目标,出台《瑞安市城镇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大会战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将建设任务进行网格化分工,做到无缝对接。
(三)完善工作机制。首先要建立高效的协调机制,建议市政府成立领导小组,协调部门和镇街工作,定期研究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保障工作顺利开展。其次要建立健全工作督查考核机制,将该项工作列入市政府重点目标工作考核内容,强化督查考核、通报问责,及时督促整改落实,确保各项责任到位。
(四)强化政策保障。首先是简化审批程序,提速工程建设。两年多时间内要完成城镇污水100%处理率的目标,按正常建设程序根本无法完成。建议市政府出台文件,要求发改、住建、市政、国土、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部门提高服务质量,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全面提速前期准备工作。其次市财政要加大投入,为工程建设提供资金保障。首先预算资金要留足,确保资金到位。其次对旧村改造自行建设配套管网的、对重点污染企业自主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要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污水收集处理大会战工作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