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10版:最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雾霾检出危险化合物
释放啥信号

    雾霾检出危险化合物

    释放啥信号

    当云山雾罩的幻境越发显现出诸多风险,雾霾恐怕就不能成为坏天气时才去思考的公共事件。如果看看中科院的这份研究结果,本以为是笑谈的“戴着防毒面具上街”或许就不再那么可笑了:据称,本次席卷中国中东部地区的强霾污染物化学组成,是英国伦敦1952年烟雾事件和上世纪40-50年代开始的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污染物的混合体,并叠加了中国特色的沙尘气溶胶。简言之,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毒雾”。

    既然是“毒雾”,显然就不只是交通或公共管理问题,而牵涉底线的生命健康权益。在研究人员看来,大量烃类及含氮有机颗粒物已经是“最危险的信号”——直接指向健康风险。其实,数据更胜于雄辩。一者,根据媒体报道,北京儿童医院日均门诊量都接近一万人次,其中三成是呼吸道疾病。内科病人中,近60%是呼吸道感染。更有数据显示,2010年北京、上海因PM2.5污染致死者接近同期交通意外死亡人数的3倍。二者,中国的空气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基于疾病成本估算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2%,基于支付意愿估算则高达3.8%。当这些或明或暗的因果关系缠杂在一起,“毒雾”的真面目也算昭然若揭。

    对于“毒雾”,眼下而言,不少城市有两点倾向值得警惕:一是过于强调气象因素,一旦雾开云散,就都好像雾霾压根儿就没来过一样,应急措施很多、常态性很少,都等着“大风吹”来解决难题;二是乐于普及道理而鲜言责任,就像中国的很多事情一样,说起来人人都是责任人,但好像人人又不是责任人。人口在核心城市的过度集中、工业化的勃兴、汽车工业的支柱性发展……随便哪个层面,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问题吗?

    不得不说,在雾霾锁城的当下,不少地方政府或部门的反应是迟滞的、消极的,甚至将雾霾的成因纠结在烟花爆竹等节令性因素之上,既缺乏政绩考核上的动力,也欠缺综合治理上的能力。尤其在治霾与财税此消彼长的语境下,“天高云淡”更是一种行政作为上的奢望。中科院的报告算是揭开了一个现实:今天,请对雾霾做好最坏的打算。“毒雾”当前,谁也无可幸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有话说
   第00004版:在现场
   第00005版:在现场
   第00006版:王志红
   第00007版:议事厅
   第00008版:专版
   第00009版:温州垟
   第00010版:最新闻
   第00011版:玉海楼
   第00012版:星光道
   第00013版:广告
   第00014版:学周刊
   第00015版:学周刊
   第00016版:学周刊
真的是“毒雾”!
你家中招了吗
释放啥信号
“小候鸟”
再起航
瑞安日报 最新闻 00010 释放啥信号 2013-2-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