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菜价稳中有降
预计正月十五后逐渐恢复正常
本报讯(见习记者 项乐茹 实习生 何妙/文 记者 庄颖昶/图)“今天是正月初八,有些菜比前几天便宜多了。”春节假期结束,不少市民又恢复了平常生活。家住仙降街道的叶阿姨在附近农贸市场买菜时发现,除部分菜价仍“坚挺”外,不少菜价开始有所回落。据记者了解,逢年必涨的菜价、肉价在年后保持稳定,预计正月十五元宵节后逐渐恢复正常。
每逢过年菜价肉价齐涨,是不少市民已经习惯的事。每天都要去菜市场转一圈的李先生,这两天买菜时发现菜价有小幅回落。过年期间每公斤要卖30元的蘑菇,现在回落到每公斤24元左右,其他一些蔬菜价格也有小幅回落。
“快过年时菜价涨了不少,尤其是除夕当天,不少菜价翻了一番。”李先生说,每公斤卖10元的茄子,过年时卖到了每公斤16元。豌豆也从每公斤24元涨到了36元。涨得最快的自然是虾、蟹等海鲜,光是九节虾就从每公斤160元涨到了300元左右。不过像猪肉、鸡蛋等价格浮动不大,因为供应比较稳定,基本年前年后一个价。“过年期间菜价上涨很正常,我们也还是照样买。”李先生说。
记者走访市区安阳、南门三期、大沙堤等菜市场了解到,过年期间,菜价、肉价以及海鲜等价格均有不同程度增长,涨幅在20%至30%左右。一些摊主介绍,过年期间大量人员放假返乡,人工、运输成本大大增加,导致菜价上涨。此外,过年期间酒席多,需求量大,而供应量则相对少,市场出现供不应求,菜价才高居不下。
年后菜价何时才能恢复正常?有摊主表示,受节后需求下降影响,菜价逐渐开始回落。另外,随着天气逐渐转暖,蔬菜上市量增加,市场上供需关系将恢复平衡。而菜价真正恢复正常,预计在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