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牛仔骨竟不让带走骨头》后续
真正的牛仔骨骨头上带着血丝和肉
网友@路客-Luker 和朋友去位于市区的嘉华大酒店用餐,结账时要求将吃剩的牛仔骨打包带走喂狗,但被服务员拒绝,拒绝的理由是“骨头要回收”(相关报道详见本报2月18日第6版《吃完牛仔骨竟不让带走骨头》和昨日本报第3版后续报道《消费者付了钱就可以带走这块骨头》)。对此,众多网友和市民纷纷予以关注。
那么,牛仔骨骨头回收这种现象,在我市是否普遍存在?若真的有不良商家将牛仔骨回收重复加工的话,又该如何辨别?真正的牛仔骨是怎样的?记者昨日走访了市区多家酒店和餐厅,发现大部分酒店、餐厅的菜谱上有“牛仔骨”这道菜,但有关负责人纷纷表示“没听说过骨头要回收的”。而在2月19日11时许,记者来到市区葡萄园大酒店时,该酒店常务副总张仁宇获悉记者来意后,直接带记者参观了酒店的厨房。
该酒店的粤菜主管陈胜传告诉记者,做牛仔骨有四个环节,分别是解冻、腌制、烤熟、摆盘。他将分别处在这四个环节的牛仔骨都拿出来,给记者进行对比。
陈胜传向记者展示了一块烤熟后的牛仔骨,骨头上的血丝和肉清晰可见,且骨头上剔下来的牛肉带有白色脉络(如图)。陈胜传告诉记者,“这就是真正牛仔骨的骨头和肉。”
张仁宇说,真正牛仔骨的肉和普通牛肉最大的区别在于:肉更加有弹性,更鲜美,新鲜的牛仔骨骨头应该是潮湿,水分很足,带着血丝和肉,而一些“白净”的牛仔骨骨头很有可能是已经放置了2至7天的。
“牛仔骨这道菜我们酒店2007年时就有了,2010年开始流行,从未回收过骨头。”张仁宇说,对剩余的骨头,一般是直接丢掉。张仁宇还说,有一些加工厂将牛仔骨卖给餐馆时就是骨肉分离的,如果餐馆选择只买肉则成本更低。
(见习记者 钱枫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