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聚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25年前,明知未婚妻将来可能双目失明,他还是坚定地娶了她,承诺“永不嫌弃,永不抛弃”;4年前,她完全失明,他信守承诺,无怨无悔——
我愿一辈子做你的眼

    25年前,明知未婚妻将来可能双目失明,他还是坚定地娶了她,承诺“永不嫌弃,永不抛弃”;4年前,她完全失明,他信守承诺,无怨无悔——

    我愿一辈子做你的眼

    ■见习记者 项乐茹 记者 金汝/文 见习记者 王志/图

    春节是团聚的节日,48岁的陈美华没有闲在家里,而是东奔西跑参加同学聚会。虽然她看不见,但是她有一双特别的“眼睛”。自从2009年双目完全失明后,爱人陈光伟就成了她的“眼睛”。

    就像歌曲中唱道:你是我的眼,带我领略四季的变换。你是我的眼,带我穿越拥挤的人潮。你是我的眼,带我阅读浩瀚的书海。因为你是我的眼,让我看见这世界就在我眼前。

    锦湖街道下湾村陈光伟和陈美华夫妻,一起演绎了这首动人的爱情之歌。

    回到瑞安的陈光伟下海做生意,陈美华则辞去了教师工作,创办起幼儿园,教孩子们跳舞、唱歌。小日子越过越红火。

    可是,陈美华的视力越来越差,眼前经常出现一层白蒙蒙的雾,连孩子们的作业本几乎都看不清楚。

    有一天晚上,陈美华觉得眼睛钻心般痛。送到医院后,被诊断为青光眼。由于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她的左眼完全失明了。

    陈光伟听说广州一家医院引进一项新的医治眼疾的技术,陪妻子赶过去。可是医生诊断认为,陈美华的眼睛治愈的可能性极小。

    希望又一次破灭了。看着一脸失望的妻子,陈光伟对她说:“如果可以移植眼球的话,我愿意把一只眼睛给你,这样我们两个人都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吓得陈美华连连摆手。

    2009年,陈美华的右眼也完全失明,生活彻底陷入黑暗中。

    尽管知道这一刻迟早会到来,但是当黑暗真的降临时,她的内心又感到极度恐惧。每一个小时、每一分钟都那么漫长,她听不得半点响声,连闹钟的“嘀嗒”声都让她惊恐。她害怕独处,每当陈光伟回到家,她都要牵着他的手,寸步不离。

    陈光伟也确实成了妻子的“眼睛”:吃饭时,他为她盛饭、夹菜,饭后总是手牵着手外出散步,惹来邻居的阵阵赞叹。遇到雨天,陈光伟走在路上会格外小心,留意路上的水坑,把好的路留给妻子走,自己则走水坑。

    生性活泼的陈美华常接到同学、朋友的聚会邀请,刚开始总是推脱。陈光伟知道后,执意要求她参加。每次出门,陈光伟总是陪在一旁。

    陈美华已经习惯丈夫在旁领路,只要是陈光伟在旁边,她走得就特别踏实。

    一年又一年,陈美华也早已接受了失明的事实,开始学习在黑暗的世界中生活。她学习盲人电脑,和常人一样上网聊天、写日志,日子过得充实美好。今年,陈美华夫妻俩还抱上了孙女。就在去年年底,他们还搬进了新家。

    说起这20多年的爱情之路,陈光伟说:“既然作出承诺,就要信守诺言,做她一辈子的眼睛,不离不弃。”

    坐在一旁的陈美华紧握着丈夫的手,再次发出爽朗而阳光的笑声。

    甜蜜:500多封书信鸿雁传情

    陈美华出身平阳一户手艺人家庭,年轻时在平阳宋桥一所小学担任语文老师,憧憬着人生美好的未来。

    不过,这个穿着时髦、生性开朗的姑娘从小就近视,每每到了晚上,便看不清远方的东西。刚开始,她的近视并不严重,加上舅舅也患有近视,家人就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1985年4月的一天,一封来自千里之外的信落在了她的办公桌上。

    信是从江苏徐州寄来的,寄信人署名“光”。信纸有三张,折得很整齐,字迹清秀,文笔也不错。

    “光”在信里说,他在徐州的部队里担任后勤兵,其中一名战友是陈美华的同学,在战友那里看到了她的生活照,萌发了做笔友的念头。

    尽管与“光”素昧平生,但生性开朗的陈美华出于礼貌,还是回了一封信。

    “光”真名叫陈光伟,锦湖街道下湾村人,当时22岁,刚入伍不久,比陈美华年长一岁。

    这封“冒昧”的书信,拉近了两颗年轻的心。她向他倾诉点滴心事,他在信里向她介绍部队生活。

    除了写信,他们还用磁带录下歌声,寄给对方。他给她唱《爱你在心口难开》、军歌《十八岁》,她的卡带里则录下了10多首动听的歌曲。

    相隔千里、素不相识的他们,通过一封封书信有了越来越多的交集。4年多时间里,他们总共写了500多封信。两颗心越走越近,最终紧紧依靠在一起。

    “每封信差不多有五六张纸,要是把所有信摞起来,差不多有0.5米高。”陈美华说,为了防止弄乱顺序,他们整理了所有信件,装订成6大本,在每一封信的角落编上号码,戏称一号文件、二号文件……

    可惜的是,后来他们搬家,这批信都遗失了。

    相守:我将一生对你负责

    1987年6月26日,陈美华正在办公室批改期末试卷,一个陌生的年轻男子出现在门口,身形挺拔,五官端正。他就是陈光伟。

    恋人的突然出现让陈美华吃了一惊。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

    更让陈美华吃惊的是,陈光伟拿出一块手表和四包糖,说:“我明天回部队,今天来求婚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求婚要求,陈父、陈母内心十分矛盾。彼时陈光伟家庭条件极为普通,全家务农,陈光伟还有两兄弟。

    但是看到女儿眼睛里流露出的爱慕之情,陈父、陈母最终还是接下了两包糖作为“聘礼”。

    在订婚的当天,陈光伟对未婚妻说:“今后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会永远陪着你。”陈美华沉浸在甜蜜中。

    订婚后的日子,两人各自忙自己的事,聚少离多,但不变的是书信里夹杂的浓情蜜意。

    变故:噩耗突然来袭

    就在两人沉浸在甜蜜的恋情中,一个噩耗突如其来。

    随着年龄增长,陈美华的视力越来越差,虽然配了眼镜,但没有明显好转。一次,一位上海的眼科医生来到平阳,她便找到医生看眼睛。

    “你的眼睛是视网膜色素变性,一二十年后可能完全失明。”医生的话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陈美华的脑海里轰然爆炸。

    对于一个正值花样年华的姑娘来说,失去光明意味着人生的理想轰然坍塌。尽管她不完全相信医生的话,但是隐约从视力的变化中感受到恐惧,以至于脑子里一片空白,回家的路上,眼泪不住滚落下来。

    陈美华思来想去,狠下心向陈光伟提出分手:“我不想成为你的累赘,不能嫁给你。我们分手吧。”

    信纸沾满了陈美华的泪水,以及她对人生和爱情的绝望。

    一个星期后,陈光伟像往常一样,满心欢喜地展开信纸,映入眼帘的却是刺眼的“分手”。

    把信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他感到坐立不安:“当时第一反应是她在和我开玩笑,可她怎么能开这种玩笑?!”

    陈光伟的脑海里出现短暂的空白,但是很快就有了最终的答案:“如果你真的失明,我也会对你负责到底。你的眼睛看不见了,我一辈子做你的眼睛,永不嫌弃、永不抛弃。”

    那时,给陈美华发电报很不方便,陈光伟写了挂号信,以最快的速度寄出去。

    收到陈光伟的信件,陈美华再一次流泪了。不过,这回是幸福、激动的泪。

    此后,陈光伟带着陈美华到各地的医院求医,搜集一切与眼疾相关的报纸杂志,到处寻医问药。

    有一次,瑞安的医生开了一张中药药方,但是缺一味灵芝。灵芝是名贵药材,陈美华委托亲朋好友,跑遍整个温州都没有买到。

    为了买到灵芝,陈光伟利用假期,每天在徐州、南京的大街小巷穿梭、奔波,几乎跑遍了两个城市的所有药店,终于找到了一些灵芝。

    “当时有人劝我和她分手,可是我从没想过离开她,因为她是我未婚妻,我要为当初的承诺负责到底。”陈光伟说。

    1988年年底,他们领了结婚证书。1989年年初,陈光伟退伍。10月,他们有了爱情的结晶。

    坚守:我永远是你的眼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在现场
   第00004版:聚焦点
   第00005版:微播报
   第00006版:百姓事
   第00007版:财富榜
   第00008版:议事厅
   第00009版:温州垟
   第00010版:远望角
   第00011版:玉海楼
   第00012版:广告
   第00013版:广告
   第00014版:车周刊
   第00015版:车周刊
   第00016版:车周刊
我愿一辈子做你的眼
瑞安日报 聚焦点 00004 我愿一辈子做你的眼 2013-2-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