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环保局快速处置一河道受污事件》后续
抽离受污河水运往污水处理厂
■记者 陈瑞建 实习生 王鹏洲
网友发微博称“飞云街道半河村有一条‘蓝色多瑙河’”后(本报2月19日第2版报道),我市环保、安监、工商等部门及飞云街道十分重视,并相继快速作出处置。昨日上午,市环保局、安监局组织有关专家来到温州润泰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即温州赛奔乳胶制品有限公司,系一个公司挂两个牌子),对该公司的安全生产和河水受污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置。
上午9时许,记者随市环保局工作人员来到温州润泰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时,该公司已全面停工,其生产设备已被环保部门查封,其相关责任人正在联系施工人员对受污河道作进一步截流处置。
环保:受污河水将抽离运往污水处理厂
9时48分,化工专家经过勘察后表示,结合受污水样监测结果和对泄露点的勘察,受污河水在经过抽离和对河道清洗后,不会对河道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市环保局副局长黄金良告诉记者,经调查发现,在春节期间,该公司虽未有生产行为,但生产车间内存放有约20吨的合成乳胶,其中,生产车间地面发现有合成乳胶泄漏痕迹。据该公司总经理虞胜利介绍,造成河水变色的主要原因是2月12日夜间,公司内一只装有合成乳胶的塑料桶因阀门老化导致意外泄漏,约半吨合成乳胶流入周边河道,对水体产生污染。
黄金良说,根据化工专家的检查和市环境监测站水质监测结果,经研究讨论决定,将对受污染河水进行抽取,并送到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接下来,环保部门还将对受污染的河道水质进行跟踪监测,随时掌握该河道的水质变化情况,而清理后的河道,等再次注入河水后,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昨日下午,温州市环保局副局长林曙带领温州环境监察支队执法人员来到现场进行督促指导。
安监:要求企业方立即作出整改
上午10时许,经温州安全生产专家仔细检查后发现,该公司存在四点安全生产问题:一是未作安全评价;二是乳胶场所防火防爆措施未完善;三是公司负责人和安全管理员未取得使用危险化学品资格证培训;四是危险化学品操作规程不完善。
市安监局安全生产监察大队监察队员张高峰告诉记者,经过专家检查,他们已经向该企业发放了限期整改责令书,并作了现场检查记录。同时,要求企业责任人寻找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及早作安全评价,并向安监部门登记备案。
飞云街道:及时协助,安排车辆抽离受污河水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半河村“蓝色多瑙河”事情发生后,2月14日上午9时15分,飞云街道半河村驻村干部和片长迅速到达现场,与半河村“两委”干部和企业负责人召开相关处置会议,要求企业无条件做到以下四点:一是河道进行清洗;二是在河道清洗期间,由泄露企业承担村民日常饮用水费用;三是加强企业自我监管,严防类似事情再次发生;四是清理好河道后,再次与半河村村委会进行协商,经村委会和村民代表同意以后,泄露企业才能停止承担村民日常饮用水费用。
昨日上午,飞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兴核再次来到半河村,协同环保、安监等部门,对受污河水的处置进行协助。
陈兴核表示,飞云街道将会对辖区内的企业进行排查,及时消除隐患。同时,按照环保部门提出的要求,安排消防车对受污河道的河水进行抽离。“目前,已安排4辆消防车到场进行抽水(如图),接下来,我们将会继续增加车辆,对受污的河水进行抽离。”陈兴核说。
润泰:积极配合整改,及时消除村民疑虑
“对环保和安监部门作出的整改决定,我们绝对积极配合。”温州润泰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虞胜利告诉记者,目前该公司已经对受污河道进行截流,并根据安监部门要求,进行整改。同时,根据环保部门的建议,该公司会自觉承担起污水抽离和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费用,及时消除村民疑虑。
虞胜利说,对于其他装有合成乳胶的塑料桶的阀门,公司专门安排人员逐个进行检查,防止类似事情再次发生。
截至昨晚19时20分,记者从市工商局获悉,经进一步了解,温州润泰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乳胶水是制作乳胶海绵的材料,而乳胶海绵用于制作鞋材,该公司没有超范围经营。同时,市工商局江南工商分局已通过电话与温州润泰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取得联系,对方承诺今天会到江南工商分局,进行当面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