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市公安局授予薛华、余筱玲、赵颖若、谢欢欢、邱丽琴、陈静、黄婧洁、郑秀秀、卢月丽、郑梅梅10人为“十佳警嫂”称号,以表彰她们多年来对公安工作的支持。为此,本报特推出“警嫂背后的故事”系列报道,让我们走近“十佳警嫂”,分享她们的喜怒哀乐,感受她们的精彩人生。
110接警员薛华:
为了这个家,她辛苦并快乐着
■记者 陈 艳
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警员薛华是塘下派出所民警姚建波的妻子,因为同在公安系统工作,薛华对丈夫工作的艰辛和付出感同身受,这也是薛华坚持在接警员岗位工作十余年的原因之一。“虽然生活有些艰苦,但我还是会继续支持他的工作,做他坚强的后盾。”说这话时,薛华的眼里满是坚定。
习惯了爱人办案迟迟不归
说起两个人是怎么认识的,薛华红着脸笑着说:“我在110接警,他在塘下派出所,不过我们的领导是同一个,他调职后帮我们牵线的。”2007年,经过一年的交往,薛华和姚建波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姚建波是塘下派出所办案组组长,每每有案子,他都要第一个冲到前面,忘记休假,忘记回家睡觉,甚至忘记自己的身体。丈夫值班、加班、备勤如同家常便饭,在家时间少之又少,一家人一起吃顿饭甚至成了薛华的一种奢望。“我本来以为嫁给警察会很有安全感,嫁了之后才发现自己经常担惊受怕,怕他办案出事。”有时候因为公务繁忙,姚建波都会凌晨两三点回家,薛华都会迷迷糊糊地等到他回来,看他安然入睡后才能安心睡觉。渐渐地,她也习惯了丈夫迟迟不归,习惯了下班后独自一人回家,虽然偶有抱怨,但还是能深刻体会和谅解他。
婚后不久,薛华怀孕了,“有时候我想去公园走走,他每次都答应,但是很久才实现一次,后来我也习惯了不会跟他提前约定做什么事情,怕他太忙,做不到又让双方失望。”为了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带孩子以及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是薛华一个人做。现在儿子渐渐懂事了,有时候见到好几天没有回家的爸爸,他总要说:“老爸爹,你还认识我不?”“他爸爸没什么时间陪他,但是他还是很尊敬爸爸的职业,他总是说长大后也要做警察抓坏人。”讲起儿子,薛华红了眼眶。
柔弱肩膀撑起一片天
2011年,正当薛华的家庭生活渐入佳境之时,薛华的父亲却不幸得了重病,昂贵的医药费和不定期的复查,使她和丈夫两人肩上的负担又增加了不少。除了接警员的工作,薛华还要照顾儿子,照顾父亲,还要利用空闲的时间去做兼职,来贴补家用。
一年下来,薛华清瘦了很多,工作的繁忙让她有时候没有时间好好吃一顿饭。在父亲重病期间,薛华从未耽误接警工作,再难受也不把情绪带到工作中来。“从她刚毕业到现在,在这里已经接了10多年的报警电话,她一次都没有被投诉过,由于她业务熟练,一个警单她基本上两分钟之内就能处理好。”110指挥中心指挥长洪成月对薛华的工作态度很是赞赏。
10年,77万余个电话,每天300余个电话,一日复一日,薛华总在群众有困难致电时,用甜美的声音安抚他们,并迅速帮其解决事情。
十余年来,姚建波带领民警,破了近千个案子,荣获“瑞安市优秀公务员”、“警察个人三等功”等荣誉。他的优异成绩,蕴含着警嫂薛华的心血和奉献,薛华说:“选择了做警嫂,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