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秃鹰渔具有限公司
车间主任朱红勇:
努力为企业
创造更大的价值
今年36岁的朱红勇,来自四川省大竹县天成乡井里村,8年前进入瑞安市秃鹰渔具有限公司工作,现担任车间主任。8年来,工作勤恳、任劳任怨的他与企业结下了深厚感情。
朱红勇所在的生产车间,负责灌注、脱模、穿铜件、摇铁丝、夹片、冲床等工作。他说:“每一道工序之间都是关联者、合作者,在每次灌注、固化过程中,我总是不厌其烦地提醒员工秉持真诚服务、积极沟通的意识,最大限度地避免同样的问题重复出现。”平日里,朱红勇认真讨论产品的每一非正常状态,及时与相关工序人员联系,全力解决相关问题。
因为自己所在车间承担的工序都是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一旦未能及时完成作业,就会耽搁下一道工序的正常流程与进度。为此,朱红勇在深感责任重大的同时,努力做好每一项工作的把关工作,力争零失误,确保产品质量。
渔具脱模后,是检验质量的重要时刻。检查产品的外观,查看合模缝是否有错位,粘接面是否达到粘接标准,边缘是否有干纱现象,一旦发现问题,朱红勇便与工程师研究解决方案。合模后,他还会把渔具成品当场放入水里实验,看看是否出现进水情况,并及时反馈情况,避免影响到下一步工作。朱红勇认为,只有秉持一丝不苟的严谨工作态度,才能最大程度地做出合格优秀的产品。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公司新添置了部分先进器械。公司负责人把这项任务交给了朱红勇。为了解掌握新器械性能,朱红勇亲自为员工培训、示范操作真空泵及加热器。随着产量的提高,车间的生产任务由原来的三四千副增加到六七千副渔具,为了保证生产进度,他又与工程师精心安排模具灌注。
在工作中,朱红勇还经常提醒员工注重安全生产,几年来,他所在的车间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朱红勇十分重视对新员工的培训和培养,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新员工,无私为公司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两年前,公司新盖的厂房需要大量技术骨干,朱红勇就把自己组的骨干调入新厂,确保了新厂的生产工作正常运行。
朱红勇说:“公司给了我发展的平台,自己更要努力,为公司创造出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