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市“个转企”千余户
今年计划完成五千户
■记者 黄丽云
2月25日,从事电镀业多年的陈建在市行政审批中心工商窗口申领了“瑞安市科建电镀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这本小小的营业执照对陈建来说意义不小,他已然从个体户小老板成为公司企业主。当天,在工商窗口办理“个转企”的个体户有十几家。
个体户,是我市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个数量庞大的市场主体正面临着发展瓶颈:土地不能竞标、融资贷款难、抗风险能力低……2010年年末,我市启动“个转企”(个体户转型为民营企业)工作,以促进民营经济从“千家万户”向“千军万马”发展。去年我市共有1002户个体工商户成功转型升级为企业,占温州的50%以上。
发挥正能量
“个体户没办法用厂里的资产向银行抵押贷款,只能用个人资产抵押。企业则不同,可以用固定资产贷款。个体工商户的资产是与个人财产绑在一起的,个人要承担的风险很大,而转型为企业后,承担风险的将是公司。”陈建说。据了解,他经营的电镀厂在转为企业后,将于今年5月搬进塘下的电镀园区。
“个转企”还有一种形式是多家个体户合并,组成一家企业。市光林电镀厂和市金泰电镀厂采用的就是这种模式。“我市对电镀厂的环保要求很严格,原本作为小厂,自己需添置整套的污水处理设备,这种投入对小厂来说压力很大。现在两家合并转为企业,就可以资源共享,整体竞争力也变强了。”企业负责人之一陈光林说。
市工商局注册科副科长万再光表示,我市目前共有个体户6.8万多户,它是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正能量。做好这个市场主体升级发展文章,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是提振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
“换帽子”有收获
“一说自己是个体户,对方就会觉得你信誉度不高,很多要求一定资质的招投标参加不了,还无法出具增值税发票,损失了不少订单。”日前,一位今年刚领取公司法人营业执照的企业主告诉记者,通过“个转企”,他完成了从个体户小老板向公司企业主的华丽转身,疏通了以往的发展瓶颈。
据统计,去年,全市“个转企”共1002户,占温州的50%以上。今年1月份,又有70多户个体户成功转型为企业。今年,我市计划确保完成“个转企”5000户,到2014年,力争全市现有个体工商户总数的10%转为企业。
在一些“换帽子”的个体户当中,不少人已获得收益。飞云一家工艺品加工厂生产塑料花等工艺品,去年11月“个转企”后,在网上开设的淘宝店,接到了多单原本不可能接到的外贸订单。“订单多了,企业利润空间也大了。”公司负责人刘先生表示。
万再光说,相对于企业,个体户在商业信用、经营领域、品牌效应、竞争能力等方面缺乏比较优势。升级是其提升业态、增强竞争力的自身需要,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关链接
“个转企”的实施范围
一、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应登记为企业的行业。具体包括:印刷,旅行社,互联网上网服务,境外就业中介,典当,拍卖,寄售行,二手车交易市场经营,二手车经销及经纪,劳务派遣,汽车供应,汽车品牌经销,汽车总经销,因私出入境中介,报废汽车回收,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兽药生产、经营,药品生产、经营,医疗器械生产、经营,成品油批发、仓储、零售,农药生产,大型商场贸易等行业。目前仍以个体工商户组织形式经营的,限期转型升级为企业。逾期未转型升级为企业的须变更经营范围。
二、利润高、发展空间大、有升级需求,属有关部门重点监管的行业。具体包括娱乐场所、住宿、餐饮、桑拿足浴等,应当引导帮助其转型升级为企业。
三、经营场所面积达到300平方米以上或雇工人数达8人以上的个体工商户,应当引导其转型升级为企业。
四、经税务部门核定为一般纳税人的个体工商户,应当引导其转型升级为企业。
五、其他如占用土地资源较多,用电用水量较大等资源能耗类个体工商户,应当转型升级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