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消费、城镇化、成品油调价机制等热点问题
发改委主任张平答记者问
昨日上午10时,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就“经济社会发展与宏观调控”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有信心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日报记者]请问张平主任,去年GDP的增长是7.8%,今年跟去年相比会有怎样的区别,去年的增速比前年降低了1.5个百分点,在社会各界引起非常热烈的议论,不知道您对这个数据是怎样看的?中国今后经济增速是怎样的趋势?
[张平]正如你所说,去年我们的经济增长是7.8%,和2011年相比是下降1.5个百分点,因为2011年是增长9.3%。对于这个7.8%,我认为还是应该给予积极的评价。第一,这7.8%应该说是超额完成了我们去年年初确定的7.5%的目标。第二,我们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发酵,影响继续显现的大背景下取得这个增速的。第三,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我们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第四,对于我们国家来说,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的规模已经很大,现在的经济增长基数和10年前、20年前相比已经不是一个量级。我们完全有信心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保持我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要提高消费能力让老百姓有钱花
[台湾经济日报]目前大陆的政策以扩大内需为政策的主轴,请问主任今年在刺激内需方面有没有进一步的刺激政策?
[张平]扩大内需重点是两个方面:第一,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第二,发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
首先是提高消费能力,提高消费能力就是意味着要增加居民的收入,让老百姓有钱花。我们要采取正确的政策来扩大就业,对于企业的职工工资要能够建立正常的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相适应的增长机制。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二是稳定消费预期,就是要让老百姓敢于花钱。
城镇化是今后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网记者]我的问题是关于城镇化的,最近一段时间,这是一个热门的话题,我们都认为它是中国扩大内需的强大的潜在动力。但是也有一些人会担心说,中国会不会出现大跃进一样的城镇化或者像摊大饼一样的城市扩张,而由此会产生一些问题,我们国家在这些方面会不会推出一些措施来保障城镇化能够顺利健康的进行。
[张平]城镇化确实是当前各方关注的热门话题,从历史的角度和发展的角度来看,城镇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是经济社会发展必然的趋势。中国也不例外,这30多年的改革开放应该说我们的城镇化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我们经历了从起点低到发展快这样一个历程。到去年我们的城镇化水平按照常住人口来计算,已经超过50%,是52.6%左右。也就是说,超过了50%,这就使得我们中国的城乡结构发生了一个历史性的变化,可以说大部分人已经在城市生活。城镇的繁荣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也促进了我们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我们现在的城镇化正处在快速发展的进程。
成品油新机制将取消4%涨跌幅限制
[凤凰卫视记者]我们看到经历上个月24号油价涨价之后有大学生向发改委提出申请,要求公开涨价的依据,而且我们注意到行政规定在15个工作日回复,想问发改委在这方面的情况。每一次油价提价都会引起老百姓对于垄断的担忧,能否从国务院机构改革以及理顺能源资源价格方面给我们做解答。
[张平]你问了很敏感的问题,而且我想我的回答可能并不会使你满意或者说还有很多批评的意见。现在油价的定价机制是以22个工作日为周期,如果平均油价的波动超过了4%,我们就相应进行油价的调整。现在的操作一直是按照这样的机制来操作。这个机制现在看来有两个明显的缺点:一是周期太长,22个工作日再加上节假日就是一个月的时间,现在国际的油价是每一天都在变动,所以我们因为时间长,就不能够及时地反映国际油价变动的情况。二是我们设定了一个调价的油价变动幅度要达到4%,这22个工作日油价如果国际的波动达到4%,我们就调。如果达不到4%,油价就保持稳定,不调,这就造成国际油价变动不能够及时反映到我们国内成品油的价格上来,大的方面是存在这两个缺陷。
(据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