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去年全市完成“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1002户,今年已完成1128户
市地税局助推民营经济
从“千家万户”迈向“精兵强将”
■通讯员 刘彪 首席记者 严小章
市地税局税务人员上门了解工业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情况

    去年全市完成“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1002户,今年已完成1128户

    市地税局助推民营经济

    从“千家万户”迈向“精兵强将”

    ■通讯员 刘彪 首席记者 严小章

    “升级为企业后,不仅名字叫得响了,产值也增加了。”去年,市地税局与各部门协同完成“个转企”1002户,占温州市“个转企”总数的51.9%。今年一季度企业数据出来后,“名字叫得响了”、“产值也增加了”成了这千余家企业中多数企业的共同心声。

    随着“个转企”效果的突显,今年以来,全市又有1128家个体工商户跨过了企业门槛,完成了从个体“小老板”到企业“老总”的身份转变。

    不过,我市个体工商户群体依然庞大。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市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共6.82万户,占市场主体的80%以上。个体工商户依然是我市经济最基础、最广泛、最富特色的力量,被视为“星星之火”, 是成长为企业、大企业的种子。

    “今年,我们将添薪加柴,初步确定将月经营额2万元以上的7107户纳税人充实到‘个转企’培育对象后备库里。”该局党委委员、征管科科长林辉说,该局将继续发挥地税部门职能优势,加快推进“个转企”,努力使个体经济这个“星星之火”逐渐形成燎原之势。

    热情:

    当了十多年个体小老板

    要转型做企业老总

    瑞安是我国民营经济的先发地区,是温州模式的重要发祥地,个体户数量庞大。在创业初期,个体户小作坊具有适应能力强的优势,但也存在个体户和小微企业的产业层次不高、转型升级不快、创业动力不足等问题。

    据悉,去年我市新增个体工商户1.5万户,注销7000户,淘汰更新率极高。另一方面,个体经济的真实能量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占总管理户数75%以上的个体工商户,去年实现的地税税收收入不足全市地税税收总收入的5%。

    “大力开展‘个转企’工作,通过市场主体的转型升级,进一步释放新的生产力,对优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市场主体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林辉说。

    不过,“个转企”好处虽多,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有相当数量的个体工商户在观望,热情不高。如何点燃“个转企”的热情,成为市地税局工作重点。“我们采取‘调研’和‘宣传’两条腿走路,从实际出发,营造良好的氛围,积极寻求工作开展的突破口。”林辉说。

    为此,市地税局成立了一把手挂帅的“个转企”与规范企业升级工作领导小组,主动联合工商、国税等部门及个体劳动者协会,对辖区内个体工商户进行全面走访排摸,明确“个转企”重点培育对象的认定标准,共同建立已具备“个转企”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名单和重点培育名单,将印刷、旅行社、典当、拍卖行等20类现行法律法规要求必须登记为企业的个体户,以及利润高、发展空间大、有升级需求的大型商贸、娱乐、住宿、餐饮等行业列为转型的对象,做到有的放矢。

    另一方面,该局依托新闻媒体、办税服务窗口、财税网站、税企QQ群、地税微博等平台,全方位开展“个转企”税收政策宣传;并积极做好相关政策差异解释工作,特别是“个转企”前后政策和税负变化情况,以及“个人独资”、“合伙企业”和“有限公司”等不同企业类型间的税收差异,让个体工商户自主选择。

    老张开个体鞋厂10多年了,因受限于个体户的经济性质,多次和大单失之交臂,有了强烈突破瓶颈制约的愿望。

    “这几天,我准备去办手续了。”近日来,经税务人员的耐心辅导,老张打消顾虑,下定决心要将自己的个体鞋厂转为公司,期待未来能大展拳脚。

    激情:网友说“档次提升更自信了”

    “转为企业后,成本税费会显著增加吗?”……尽管很多个体工商户通过“个转企”,实现了“事业越做越大,老板越当越大”的愿望,但很多“小老板”对“个转企”后税负是否会增加等问题充满疑虑。为此,市地税局牢牢把握“理性经济人”规律,出实招,捧出“真金白银”,努力点燃拟转企个体工商户的激情。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自2012年1月1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6万元)的,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去年,该局组织人员梳理编写了《“个转企”税费政策专册》。在这本《专册》中,清晰罗列一条条优惠政策,其中包括税务登记管理、发票管理、企业所得税、社保费、水利基金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大都是一些实惠多、力度大、兑现容易的政策。

    在“存量”政策中找优惠政策的同时,市地税局联合工商等相关部门推出了系列“增量”鼓励扶持政策。例如,“个转企”纳税人实行5年财政政策扶持,“个转企”当年起3年内实缴地方财政留成新增部分全额予以奖励,后2年按实缴税款地方财政留成新增部分50%予以奖励。

    通过这些措施,切实减轻纳税人的税费负担,真正实现让纳税人“无负担过渡”。

    “原来一直在干个体与转企业中纠结徘徊,现在有了这个好政策,个体户成功转型为企业,明显感觉档次提升了,出去洽谈业务也自信了很多。” 网友“空中的鱼”这样说。

    激励措施的到位、优惠政策的落实,为“个转企”工作的快速推进提供了重要保障。前来咨询和转型成功的纳税人越来越多,一些纳税人通过论坛、微博等方式发表言论,支持政府“个转企”政策。

    豪情:7107户纳税人加入培育对象后备库

    实际上,“个转企”不是简单的更名,而是通过优化内部流程,解决企业发展延续性的问题,进而把原来沉淀在个体户位置上的市场主体推进到一个新的层次,成为转型升级新的动力源。

    “这既是‘个转企’的初衷,也是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发展的目标。”林辉说,通过“服务”和“管理”双管齐下,为个体工商户实现愿景铺路,最终点燃他们做大做强的豪情。

    “‘个转企’之初,我对转型升级期间停业有所顾虑,多亏了市地税局积极配合衔接,开通绿色通道,很好填补了这个‘空窗期’。” 从事装潢行业的谢师傅如是说。原来,该局工商户注销登记和升级企业设立登记两项业务一并受理,对提交的相关注销登记和设立登记材料设置绿色通道,由专人预审、指导,确保符合条件的业务办理个体户注销和设立企业登记手续一次性通过。

    在服务方面,市地税局不仅强调“办理服务”,而且全力做好“后续服务”。登记完成后,市地税局联合当地镇街、个体劳动者协会,通过日常巡查、回访等多种形式,对“个转企”企业实行上门指导,了解企业想法,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同时,依托“纳税人学校”,定期开展新办企业培训班,推出“新办企业服务套餐”,内容囊括计税方法、纳税程序、需报资料以及可享受的优惠税收政策,使转型个体工商户尽快适应新角色。

    在管理方面,该局突出“点”和“面”相结合。一方面,按照规模大小、产业优劣、盈利好坏等标准,市地税局挑选若干“个转企”企业,实施“一对一”重点管理,帮助企业健全财务制度、整合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发挥示范作用,推进工作向纵深发展。另一方面,他们还建立“‘个转企’企业数据库”,根据不同行业实施分类管理,与工商等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归纳总结“个转企”企业“共生病”,研究解决方法,增强“个转企”企业生命力。

    今年市地税局已初步确定将月经营额2万元以上的7107户纳税人充实到“个转企”培育对象后备库。

    [记者感言]

    点燃“个转企”的真情

    “个转企”需要热情、激情和豪情,还需要真情。“个转企”,对纳税人而言,既是一次变革的挑战,也是一次新生的机遇。同样地,税务机关在推进“个转企”的过程中,要“柔性”引导,要优化服务,要让纳税人享受更多的政策福利,从而燃起“和谐税企的真情”。

    就如今年3月,市地税局用电力数据“说话”(2012年度,飞云、仙降街道的注塑鞋行业“电产比”仅为5.9元/度,远远低于30元/度的正常标准),通过召开行业性税务自查座谈会等方式,成功使116户注塑鞋行业纳税人自主完成身份转换。

    期待越来越多“个体户”能自主实现“个转企”的华丽转身,提高自身竞争力、做大做强。只有这“千家万户”提升了、优化了、强大了,变成了“精兵强将”,才能更好推动我市市场主体转型升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在现场
   第00004版:专版
   第00005版:财富榜
   第00006版:聚焦点
   第00007版:百姓事
   第00008版:百姓事
   第00009版:温州垟
   第00010版:远望角
   第00011版:星光道
   第00012版:云江潮
   第00013版:广告
   第00014版:金周刊
   第00015版:金周刊
   第00016版:广告
市地税局助推民营经济
从“千家万户”迈向“精兵强将”
瑞安日报 专版 00004 市地税局助推民营经济
从“千家万户”迈向“精兵强将”
■通讯员 刘彪 首席记者 严小章 2013-4-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