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容后花园变成癞痢头
■王国荣
很多县市都在封山育林,以有一个好山好水好风景的美丽家乡为傲,却不料,瑞安多处山体竟然已被非法开采得“伤痕累累,满目疮痍”(详见本报4月12日6版报道)。这让“以‘绿色瑞安’打造生态之城”的口号怎么落地?让期盼美丽家园的民众情何以堪?
“我市现有非法开采点47处”,这是瑞安市国土资源局今年年初调查就发现的,而已成“重灾区”的愚溪非法开采点从“去年4月份左右就陆续开始非法开采”了。群众一直在反映,有学校学生饱受噪音之苦,有人家祖坟面临损坏,“一直在凿山,从早到晚施工就没有停过”;山上有挖掘机,“山体的绿色植被早已不见踪影”……如此猖獗的非法开采现象,怎么就打不掉呢?
47处非法开采点,是个什么概念?我不知道瑞安有多少座山,可供非法开采者恣意蚕食、吞噬?从报道中网友发布的山体卫星照片显示,号称瑞安后花园的集云山伤痕累累。勃发春季该是满眼新绿,可是照片上的青山已经不青。难道就为一点眼前利益,非要把仅有的山林资源榨干,变成一个个癞痢头、荒山坡不可?
“面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十八大报告关于美丽中国的描述言犹在耳,可是大自然留给我们城市的后花园却在遭受涂炭,还怎么“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可以想象,面对这么猖獗的非法开采,执法确有“难度”。但被称为“第一难”的拆违战役,都一场场打下来,还建起了公园、通途,相比之下,应该不会对这摧山毁林的非法开采行为没辙。
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面对“夜战”、“游击战”的非法开采队,就看我们职能部门有何高明战术。是不是可以反夜战、反游击战,且“多兵种”联合作战,出其不意打歼灭战?
任何执法行动,都有其一定的难度,都有可能遭暴力抗法的威胁,这没什么可惧的。报道中讲,“由于各个相关部门、镇街之间联动监管机制不健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相关工作流于形式,造成监管不够到位,这也进一步加剧了非法采矿行为的日益猖獗”。除了上述原因,还有没有部门利益在作怪?比如这47个非法开采点所在之地,有没有跟开采者有利益瓜葛等猫腻?
打铁还靠自身硬。如果一个村是强势的,怎么能让非法开采的挖掘机爬上山去,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美好家园被毁?我想不会的。那么,就看下一步的“联动执法”“全面打击”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