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部分青山遭“啃噬”》后续
相关部门向非法开采宣战
■见习记者 钱枫枫
4月12日,本报“议事厅”刊发《我市部分青山遭“啃噬”》后,市国土资源局高度重视,建议市政府进一步深化非法开采整治工作,并将于近期内召开专题会议。
非法开采为何屡禁不止
家住锦湖街道潘岱的白先生今年70多岁了,4月12日上午10时,他致电本报反映,他家附近的五六个村都出现非法开采情况,相关部门也做了许多工作,但非法开采屡禁不止。
记者从市国土资源局了解到,非法开采屡禁不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石料供需矛盾,巨大的利益驱使一些非法开采者铤而走险、以身试法。随着我市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港口、围垦、交通、水利等基础工程建设,建筑石料的需求急剧增长。我市每年石料需求量约为4000万吨,而全市4处持证矿山的石料设计开采量为3112万吨,供需矛盾突出。据测算,一台挖掘机非法开采8小时可获得非法利润约10000元。
另外,一些村民法律意识淡薄、唯利是图,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为非法开采提供各种便利,并想方设法阻挠执法人员开展执法。
非法开采危害到底有多大
“对生态破坏太大了。”一位微博网友反映,非法开采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山体裸露、青山千疮百孔,雨季来临时,易引发泥石流等灾害。
非法开采还会扰乱市场秩序,使得一些合法取得采矿权的单位受到严重冲击。
“非法开采带来的安全事故隐患不容忽视。”市国土资源局监察大队大队长潘可乙说,非法开采者多数选择土质松软的山坡进行开采,极易引发泥石流、塌方等重大地质灾害。再者,非法开采者为了躲避执法监察,往往昼伏夜出,一般未经上岗培训,技术不精且设施简陋,极易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据介绍,2012年11月29日,锦湖街道西岙一非法开采点发生矿难事件,造成一人死亡。
潘可乙表示,市国土资源局建议市政府加快落实非法开采处罚措施,严惩非法开采者。2012年,该局在公检法部门的全力支持下,严惩飞云街道卓岙非法开采者张某,最终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10000元。
如何缓解石料供需矛盾
市国土资源局表示,将加快采矿权审批前的政策处理,加快合法矿山出让进度,加大合法石料供应。目前已经对锦湖街道盖竹、陶山镇丁岙、高楼镇下龙3处矿点进行了前期的采矿权出让工作,报经省国土厅审批批准以后,就可以组织公开出让。该3宗采矿权公开出让后可有效缓解石料供不应求的局面。
下一步,该局将建议市政府牵头成立打非联合执法办公室,抽调国土、纪委、公安、安监、路政、审计、财政、运管、工商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形成高压态势重点打击死灰复燃及新开工的非法开采点,坚决遏制非法开采行为。同时,要求各镇街一旦发现辖区内有非法开采行为,及时报告镇街分管领导和有关基层所片区负责人,并积极做好村民思想工作。
另外,市国土资源局还打算对非法开采点进行综合治理,对存在地质安全隐患的非法开采点及时进行边坡安全治理,消除安全隐患,暂时无法实施治理的放置临时安全警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