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春风拂面来 幸福花开玉海香
玉海街道成我市首个省文明街道
■特约通讯员 陈白羽 记者 潘勤勇
湖滨公园的榕树下,经常传来婉转悠扬的越剧声,令过往行人驻足停留;西岘山上的四贤祠内,每周两场温州鼓词,说唱铿锵有力;行走在玉海广场、街心公园盎然绿意间,绿树红花展开笑颜……
近日,省委、省政府正式授予玉海街道“省文明街道”称号。这是街道、社区联动创建的成果,更是全民参与、全民共享勾勒出的一幅幅幸福图景。“这份荣耀,属于每一位玉海百姓;这是一例‘创建靠民、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生动实践。”玉海街道党工委书记谢骁介绍,下步将继续深化“文化活力提升、基层文明建设、人居环境优化、社会平安保障”四大工程,全力提升街道整体文明形象和文明程度。
文化活力提升工程
推进文化繁荣发展
在去年明确创建省文明街道的目标后,玉海街道以“文化促文明”的创建思路,依托老城区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蕴,深入实施文化活力提升工程,不断提升市民素质、推进文化繁荣。
主题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玉海街道深入挖掘玉海历史文化和现代城市文化,打造了以“榕树下”、“玉海广场” 、“激情广场”等为主要标志的文化品牌,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同时,利用重大传统节日,去年以来精心组织了“庆元宵,携手慈善,共建和谐”文艺晚会、首届文化体育节、第二届玉海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活动5场次,各类小型文艺活动66场次,参加群众达5万多人次。
“一区一品”打造特色文化。玉海街道积极引导各社区结合历史文化传承和自身特点,打造“一区一品”文化特色品牌,涌现出了一些高质量的社区文化品牌。如沙堤社区的“沙堤文史沙龙”活动、沿江社区的“激情广场”活动、县前社区的“榕树下”活动、云江社区的鼓词文化建设、凤山社区的孝文化建设、浦后社区开展的墙体文化建设、殿巷社区开展的民俗文化街巷建设、西门河头社区开展的文明庭院建设等。特别是县前社区“榕树下”活动,已成为玉海街道乃至瑞安的一张文化名片,每年在“榕树下”开展的活动多达50多次。
队伍建设提升文体发展水平。玉海街道坚持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积极搭建文体阵地,组建文体团队。目前街道共有大型活动场所5处、小型综合活动室16处,各类综合性多功能的室内文化活动场所达3000多平方米,拥有玉海广场、外滩广场、西山老年大学等特色活动阵地;组建有各类志愿者队伍92支,志愿者人数达到1800多人;组建各类业余文体团队54支,共985人,组建有4个民间艺术团,为街道及社区开展文体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阵地和队伍保障。
人居环境优化工程 改善群众生活环境
人居环境及城市管理水平是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玉海街道坚持以建设“温馨和谐家园”为目标,大力实施舒适环境创造工程,不断优化街道环境、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注重文化传承,凸显老城魅力。玉海街道辖区内现有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2个,市级重点文保单位10个。街道启动实施“玉海文化”品牌计划,大力开展城市转型发展破难攻坚大行动,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重视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修缮和开发利用,加强玉海楼、利济医学堂等文化商标保护,启动并加快推进“玉海文化游览区”、东勇村“七小地块”改造、香山美邸、东塔组团等项目建设,努力实现历史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使老城区展现新形象。
“五创一建”活动,美化洁化环境。玉海街道紧抓“五创一建”工作契机,全面开展创建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各项工作,掀起环境绿化洁化美化新热潮。绿化面积连年递增,去年新增绿化面积6.5亩;强化环卫措施和环保管理机制,辖区清扫保洁实行“一把扫帚”,加强重点地段、特殊行业的整治。加强对辖区内的无证夜市、占道设摊、流动摊贩的管理和整治。彻底清除辖区内各类堆积垃圾、卫生死角,清理户外小广告,青松路餐饮业、虹桥南路西首后街、虹桥北路东首后街和辖区内背街小巷“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整治,卫生环境明显改善。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玉海作为老城区,部分基础设施建设较为陈旧。为此,街道着力抓好交通体系、供水、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邮电南路改建、滨江大道三期防洪堤坝等民生工程建设;加快推进老城区基础设施、居民小区改造更新,对老路段的破损路面、线缆、下水道进行全面的修整和疏通,辖区城市功能得到有效完善。
基层文明建设工程 夯实基层创建基础
社区、家庭是文明建设的基础。玉海街道高度重视基层文明建设,把加强基层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特色工作来抓。
注重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公民素质。去年以来,玉海街道举办了以“弘扬孝敬文化”等内容为主题的文明大讲堂20多次;开展了文明礼仪进社区活动;组织开展了道德模范、道德示范家庭推荐评选活动;组织了首届“五十佳”评选活动,起到了典型示范的良好社会效应;组织市民道德培训108次,参加人数达到6万多人次;注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开展以亲老敬老、简朴节约等为主题的未成年人教育学习活动20多次,参加人数达到3000多人次;通过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市民综合素质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
加强网格化管理,夯实基层基础。玉海街道在街道设立社会建设和管理服务中心、“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再在每个社区设立社区管理服务中心,采取“定格定岗定人定责”四个“定”,逐步推行“网中有格、按格定岗、人在格上、事在网中”的网格化管理方式,有效推动了社区在管理力量整合、信息资源共享、矛盾隐患排查、社会治安维护等方面的工作。
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形成学比氛围。玉海街道积极开展各项创建、评比活动,为社区、家庭、个人提供互学互比、争先创优的平台。目前街道共创建省级文明社区3个,温州市星级文明社区11个,市级文明社区14个;省级绿色社区4个,温州市级绿色社区4个,市级绿色社区12个;尤其是沿江社区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
社会平安保障工程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平安是社会文明幸福的基础,街道坚持以“平安玉海”建设为目标,大力实施社会平安保障工程,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切实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实行驻村干部、辖区民警、社区干部、社区专业联防队、辖区专业协警五位一体捆绑考核,大力推进技防、物防等设施建设,刑事发案逐年下降。积极做好禁毒工作,以禁吸戒毒为主线,以宣传教育为根本,以社区戒毒、康复为重点,开展禁毒帮教工作,辖区吸毒人员戒断率逐年提高,复吸率逐年下降。同时,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有效帮助流动人口融入本地生产和生活。
狠抓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加强消防、危化、工矿、商贸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整治,严厉打击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全年共出动排查单位5272多家,整治各类安全隐患987处,有效防范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积极化解矛盾纠纷。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努力解决信访难题,切实维护社会秩序稳定,近2年未发生重大群体性矛盾,辖区呈现 “刑事发案下降、安全事故减少、信访秩序好转、群体性事件有效杜绝”的良好态势。
“创建文明街道是一项需要不懈努力、持之以恒的工作任务。”谢骁表示,下步,将进一步查找自身差距与不足,进一步明确改进重点与方向,进一步增强工作信心和决心,让创建工作切实符合改善群众生活、增加人民福祉的要求,努力做到巩固已有成果、加强薄弱环节、提高创建水平。我们相信,通过持续努力,“幸福玉海”这个目标一定能实现,老百姓能真正享受到文明创建带来的美好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