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原生态的古桥、古民居、古农具……
《温州一家人》 红了均路村
■记者 林长凯 通讯员 陈畅 文/图
走进湖岭镇均路村,小桥流水人家的乡野气息、淳朴善良的村民及保存完好的石木老屋,让人倍感清新宁静。去年11月,电视剧《温州一家人》热播后,剧中重要拍摄地均路村一夜成名,成为广受游客欢迎的旅游景点。
均路村概况
均路村坐落在湖岭镇永安和桂峰的交界处,是一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以前,该村进出的通道是由一条800多级大小平均的石阶筑成,因此得名“均路村”。均路村有百年以上古原貌房屋41幢,195间,总人口865人,其中华侨300多人,大部分旅居意大利、荷兰等欧洲国家。目前留在本村的仅100多人,以老年人居多,其余的均在全国各地经商、办企业。
自驾线路
线路1:从瑞安市区出发,沿着瑞枫公路往湖岭方向行驶,到了永安后往桂峰方向走,这时要留意路边的指示牌,一旦看到路边“均路村”的指示牌时,就转弯沿着山间水泥路往前开就到均路村,全程大约需要1个小时。
线路2:从温州市区出发,可直接从高速温州南上沈海高速,再从高速瑞安出口出来,然后改走瑞枫公路到均路村。另外,还可以经过瓯海潘桥,通过高桐线往桐浦方向行驶,到桐浦后再转向瑞枫公路到达均路村。
保存完好的
原生态深山古村
点评人:电视剧《温州一家人》制片人 赵顺亮
均路村里的古民房、古道路、古农具等都保存得比较完整,与80年代初期温州农村的基本情况比较吻合。另外,选址均路村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该村有三分之二的村民在国内外经商,对这部电视剧剧情有较深体会。
村中美景透古色
从瑞安市区出发,开车近1小时便可到达均路村。站在村口,听着哗哗的流水声,一座美丽的小石拱桥呈现在眼前,电视剧《温州一家人》的第一集开头部分显示的景色就是这里。听当地居民讲,这座由石头垒成的石拱桥名为平安桥,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小石拱桥在竹林和枫香、红豆杉、香樟、苦槠树等有着上百年树龄古树的映衬下,显得清幽静谧,与旁边一家家由木材与石头建成的小屋相映,颇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
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记者看到金色的阳光洒满整个村落,村子里到处都是他处难得一见的石头房屋。岩壁上沾着泥土,早已看不清石头的本色,泥土中生出青苔,青苔上缠满了藤蔓……阳光从各个角度切割着村子的明暗,树叶成了透明的嫩绿色,透过树梢,散发着泥土清香的地面斑驳依稀,欢快的母鸡来回奔走啄食虫子,在明亮和黑暗之间来回穿梭;阳光洒在身上,就像被熨斗熨过的衣物那般妥帖,犹如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电视剧《温州一家人》拍完后,均路村一夜走红,来此的游客与日俱增。为了方便游客参观,村里在个路口设置了木质指示牌,还对拍摄地放置剧中的截图作了文字说明。村中的房屋、村中小道旁都挂上了写有“温州一家人”字样的红色灯笼,村民们遇到游客就会热情地指路。“这边是‘万顺’的祖屋,那边是‘阿雨’上学的学校。”如今,村民的日常生活就像在出演电视剧《温州一家人》续集。
周万顺的“祖屋”是该剧在均路村拍摄期间戏份最多的地方。剧中周万顺的老婆赵银花洗碗用的灶台、走起路来咯吱响的木楼梯、一家人吃饭用的方桌、周阿雨伤心哭泣的窗台……这些场景在这屋内都能找到。据说,这幢房子很早之前就没人住了,现如今成了游客参观必去的地方。
除了周万顺的“祖屋”外,周阿雨小时候上学的学校也是游客必去的地方。均路村村长陈其苗告诉记者,这所学校不是“道具学校”,而是真实的学校,名叫均路小学,建于1966年。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的学生还比较多,后来,随着生源的减少学校也就闲置了。据了解,均路小学是目前我市农村中保存较为完好的乡村小学之一。
“我们要保护好老房子”
“因为古老的房子被剧组选中成为拍摄地后,给我们村带来了实惠,我们约定——要把村中的老房子保护好,谁家也不允许拆老房建新房。”村民陈听泽说,以前,有个别村民想拆老房建新房,村里和镇里知道后就过来做工作,劝他们从古村落保护和乡村旅游的角度来考虑,放弃拆老房。如今,村里41幢、195间古原貌房屋依旧保持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风貌。
近几年,均路村靠着村里的山林补贴以及相关部门的保护经费,不仅把均路小学坍塌的一角修复了,还雇了两个村民负责全村的环境卫生。村民们的努力,终于换来了小山村整体古老面貌的完整性,再加上古民居的时代特征性,《温州一家人》剧组在考察了瑞安的多个古村落后,均路村以优异的自然、人文优势被相中成为拍摄地之一。
陈其苗还向记者透露,早在几年前,就经常有摄影及写生爱好者来此采风。“这里的风景非常美,古桥、古树、老屋、溪流交相辉映,就像世外桃源。我在电视剧拍摄前就经常约上几个影友来这里拍照。”摄影发烧友赵鹏在拍摄间隙告诉记者,均路村火了之后,他来得更频繁了,他想用镜头记录下游客对均路村的喜爱。
蓝图绘出均路美好未来
清明小长假,均路村的旅游又迎来了一个高峰。很多游客表示,这里的一切让他们感受到了小山村浓厚的民风民俗。
周万顺的“祖屋”其实是村民陈挺霞家的老屋。陈挺霞高兴地告诉记者,她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家的老屋现在会成为游客争相参观的景点。纷至沓来的游客,让陈挺霞感受到了其中的商机,去年底,她放下市区的小生意,回到老家,在老屋旁开了一间小卖部,卖茶叶蛋、玉米、萝卜丝等土特产。还有村民办起了“万顺农家乐”,在村口摆设小摊,生意火爆。
日前,我市通过了《均路村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整治规划》,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原则,立足区位优势,以良好的山林生态环境为依托,突出温商故里的品牌形象,充分展现均路村幽、野、秀、古的景观风貌,打造国内一流的乡村深度体验旅游景区,提出了“一线统领、双溪环绕、三巷延伸、五群辉映”的村落总体规划。陈其苗说,均路村将开设阿雨餐厅、山乡集市、温情客栈、古树演绎剧场等;从远处看,小山村将规划建设温商创业和温州模式发展历史博物馆、温商学研究中心、世界温商回乡寻源纪念馆等。
记者手记
乘势而上,
让影响力更持久
古村落上了电视,一炮走红,引得大量观众慕名而来,知名度随之提高,村民有了“靠村吃村”的资本,同时这也增强了村民的古村保护意识和有关部门的全局规划意识,为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形成良好态势。
当然,从默默无闻到声名远播,均路村并没有拘泥于小村本身,而是借《温州一家人》这个“东风”,将目光盯上了“温州人”这个群体,让温州精神有了实体标本。均路之旅,如果能成为“温州人精神”的寻根之旅,那么,小山村的影响力将会更加持久。